大姚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大姚县统计局
2019年8月15日
2018年,面对发展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等严峻形势,大姚县人民政府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的部署和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苦干实干,奋力拼搏,全县经济发展总体稳中向好。
一、综合
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80.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1.3%,完成年初计划78亿元的103.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0.33亿元,增长6.4%,对GDP贡献率15.2%,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31.28亿元,增长21%,对GDP贡献率68%,拉动GDP增长7.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29.15亿元,增长5.3%,对GDP贡献率16.8%,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36:38变化为25:39:3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28824元/人;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39.57亿元,非公经济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达49.0%。
表1:大姚县2018年生产总值和非公经济增加值
指标
|
地区生产总值(GDP)
|
非公经济增加值
|
绝对额(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绝对额(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合计
|
807661
|
11.3
|
395747
|
13.4
|
第一产业
|
203316
|
6.4
|
63510
|
5.1
|
第二产业
|
312831
|
21
|
234137
|
19.4
|
工业
|
181116
|
21.4
|
140733
|
19.8
|
建筑业
|
132106
|
20.1
|
93795
|
18.5
|
第三产业
|
291514
|
5.3
|
98100
|
5.8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
53217
|
5.5
|
30193
|
5.6
|
批发和零售业
|
7108
|
7.6
|
4762
|
7
|
住宿和餐饮业
|
16683
|
7.4
|
16318
|
6.7
|
金融业
|
27296
|
1.4
|
3003
|
-0.6
|
房地产业
|
14862
|
4.6
|
14723
|
4
|
其他服务业
|
164376
|
5.5
|
21129
|
6.4
|
2018年末全县全社会从业人员200183人,比上年增长0.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118283人,同比增长0.1%;第二产业29154人, 同比减0.7%;第三产业52746人,同比增长2.8%。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59︰15︰26;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3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省返馈我县城镇化率38.4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0%,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9%。
表2 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标
|
物价指数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2.0 |
1.食品烟酒 |
99.2 |
其中:粮食
|
102.0
|
2.衣着
|
102.1
|
3.居住 |
102.9
|
4.生活用品及服务 |
100.5
|
5.交通和通信 |
105.2
|
6.教育文化和娱乐 |
103.6
|
7.医疗保健 |
104.5
|
8.其他用品和服务 |
103.4
|
二、农业
全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462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3%。其中:农业产值153642万元,增长5.0%;林业产值95724万元,增长8.3%;畜牧业产值122161万元,增长6.1%;渔业产值3098万元,增长20.3%。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654792亩,常用耕地复种指数为2.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7417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47375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62.2:37.9。实现粮食总产量128832吨,增长0.5%,其中:夏粮29800吨,增长0.9%,秋粮99032吨,增长0.4%;全年实现油料产量3514吨,同比增长28.7%;烤烟、核桃、花椒、蚕桑等重点产业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产量、产值稳步增长。全年完成烟叶收购713万公斤,产值2.01亿元;实现烟叶税4431.24万元;种烟农户户均实现烤烟收入3.54万元,亩均收入3807.56元,种烟农户户均收入较上年增加1200元。核桃面积164.3万亩,产量达29560吨,较上年增长8.3%,实现核桃产值69022万元,较上年增长6.8%;桑园种植面积8.55万亩,全年蚕茧产量2466吨,较上年增长16.6%,实现产值12364万元,较上年增长16.6%。花椒种植面积41.14万亩,花椒产量2085.6吨,较上年增长12.4%,实现产值9620万元,较上年增长12.4%。
全年肉类总产量25701吨,比上年增长8.9%,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4177吨,增长9.6%;年内肥猪、牛、羊出栏分别达到210098头、19970头、164369只,分别较上年增长8.4%、4.9%、7.4%;年末生猪、羊、大牲畜分别存栏261262头、251104只和80160头,分别较上年增长2.8%、5.8%和4.0%。
表3:201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128832 |
0.5 |
#夏粮
|
29800 |
0.9 |
#秋粮
|
99032 |
0.4 |
烤烟
|
7130 |
-3.9 |
油料
|
3514 |
28.7 |
水果
|
14262 |
18.0 |
核桃 |
29560 |
10.7 |
板栗 |
8564.9 |
7.0 |
花椒 |
2085.6 |
3.8 |
松籽 |
5806 |
8.7 |
中药材 |
853 |
2.7 |
蜂蜜 |
2466 |
7.0 |
蚕蛹 |
25701 |
16.6 |
肉类总产量 |
18278 |
8.9 |
# 猪肉
|
3122 |
7.8 |
# 羊肉
|
2777 |
22.9 |
# 牛肉
|
|
8.9 |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8年末,全县工业企业182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户。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89884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2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13589万元,同比增长25.1%;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85285万元,同比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4381万元,同比增长22.3%。
全县生产铜精矿含铜7270吨,同比减22.4%;生产铸件18825吨,同比增长6.7%;全年发电5750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0%;生产自来水275.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5.6%;多色印刷品67.5万对开色令,同比减4.4%;蚕丝449吨,同比减12.5%;人造板89822立方米同比,增长27.6%;软饮料7985吨,同比增长32.4%;中成药32吨,同比增长26.5%;商品混泥土4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8.1%。
表4:201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减%
|
铜精矿含铜
|
吨
|
7270
|
-22.4
|
棉纱
|
吨
|
3559
|
26.4
|
多色印刷品
|
万对开色令
|
67.5
|
-4.4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57504
|
11.0
|
自来水生产量
|
万吨
|
275.6
|
5.6
|
砖
|
万块
|
41704
|
20.2
|
软饮料
|
吨
|
7985
|
32.4
|
蚕丝
|
吨
|
449
|
-12.5
|
铸件
|
吨
|
20194
|
7.3
|
中成药
|
吨
|
32
|
26.5
|
人造板
|
立方米
|
89822
|
27.6
|
商品混泥土
|
万立方米
|
41
|
28.1
|
全县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法人企业6户,比去年同期增加2户;从事建筑业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0.62万人,同比增长19.3%;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1666.7万元,同比增长16.1%;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0.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7.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0%。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31618万元,比上年增长26.0%。按投资项目类型分:项目投资1087877万元,同比增长27.3%;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43741万元,同比增长0.2%。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824822万元,同比增长26.5%;有限责任及股份责任公司投资59220万元,同比减94.6%。私营及其他投资247576万元,同比增长14.9%。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73530万元,同比增长19.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66107万元,同比减-3.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91981万元,同比增长36.2%。
2018年引进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05个,签约资金173.76亿元。实际到位州外资金122.23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省外到位资金80.93亿元,同比增长33.6%。产业类项目到位资金84.26亿元,同比增长11.7%。
五、国内贸易和出口
2018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883万元,同比增长12.2%。按城乡市场分:城镇实现199122.3万元,同比增长12.3%,乡村实现97760.7万元,同比增长12.0%;按经营规模分:限额以上实现77583.9万元,同比增长23.3%;限额以下实现219299.1万元,同比减8.7%。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32533.9万元,同比增长14.6%;零售业实现226436.2万元,同比增长11.3%;住宿业实现8905.1万元,增长16.0%;餐饮业实现29007.8万元,同比增长15.4%。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336万元。
六、交通、邮电通信和旅游
县内公路通车里程3975.331公里,其中:省道231.24公里,县道448.9公里,乡道856.93公里、村道2430.727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0338辆;县城区公交车路数7路;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31辆;实有出租汽车115辆。全年货运周转量22137.4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3763.1万人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23713.7万吨公里。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751.8万元,增长15.1%;电信业务总量30879.7万元,增长130.3%;固定电话用户7300户,移动电话用户180491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4110户。
全年共接待游客213.49万人次。
七、财政、金融
2018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79080万元,比上年增收9631万元,增长13.9%;(1)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完成55277万元,比上年增收5511万元,增长11.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6876万元,比上年增收6168万元,增长20.1%;非税收入完成18401万元,比上年减收657万元,同比减3.4%;(2)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0408万元,比上年增收3613万元,增长21.5%;(3)上划省级收入3395万元,比上年增收507万元,增长17.6%。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540万元,比上年增收7763万元,增长162.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3456万元,比上年增支11734万元,同比增长5.06%。
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876950万元,比上年减7.1%,其中居民住户储蓄存款余额547970万元,比上年增长9.7%;各项贷款余额618423万元,比上年增长12.4%。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全县有完全中学2所,普通高中教学班104个,在校生5054人,寄宿生4804人,当年招生1766人,毕业生1653人。有普通初级中学9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教学班193个,在校生8071人,寄宿生7477人,当年招生2495人,毕业生3047人。有普通小学108所(其中完全小学41所),有教学班57个,在校学生15010人,寄宿生11099人,当年招生2331人,毕业生2469人。全县有幼儿园91所(其中:公办幼儿园81所,民办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5309人,当年招生3122人,当年离园幼儿2372人。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827人, 当年招生273人,毕业生283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76.32%;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9%,残疾儿童入学率98.55%,小学阶段在校学生巩固率100.0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16.4%,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99.9%,初中阶段在校学生巩固率99.87%。全部普通中学教职工1272人,其中:专任教师1077人。全部普通小学公办教职工1320人,其中专任教师1047人。职业教育中心公办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幼儿园教职工388人(其中公办在编教职工212,公办临聘90人,民办86人),专任教师242人。
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文化馆、文物管理所、档案馆、公共图书馆各1个,乡镇文化广播服务中心12个。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15个。全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8%,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7.9%。
全县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9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0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所(室)14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个体诊所35个。全县实有病床位数1356张,平均每千人口(按常住人口计算)拥有床位4.8张。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1762(其中村级医生294人),有卫生技术人员1258人,平均每千人口(按常住人口计算)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47人。基层卫生保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8.02万人,人口出生率11.82‰、死亡率7.01‰、自然增长率4.71‰。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281285人,其中:城镇人口73160人,占总人口的26.0%;乡村人口208125人,占总人口的74.0%。
全县少数民族人口104584人,占总人口的37.1%,其中:彝族9488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3.7%;傣族425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傈傈族270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96%; 苗族66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24%;回族35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1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4.38。
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05元,同比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72元,同比增长8.3%。
表5: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项目
|
单位
|
2018年
|
2017年
|
比上年增减%
|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人
|
34472
|
31830
|
8.3
|
1、工资性收入
|
元/人
|
27284
|
25558.4
|
6.8
|
2、经营净收入
|
元/人
|
2594
|
2318.8
|
11.9
|
3、财产净收入
|
元/人
|
1240
|
1358.6
|
-8.7
|
4、转移净收入
|
元/人
|
3354
|
2595.6
|
29.2
|
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人
|
10605
|
9667
|
9.7
|
1、工资收入
|
元/人
|
3636
|
2731.2
|
33.1
|
2、经营净收入
|
元/人
|
4655
|
4893.5
|
-4.9
|
3、财产净收入
|
元/人
|
3
|
2.43
|
23.5
|
4、转移净收入
|
元/人
|
2310
|
2040.5
|
13.2
|
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87634人,参保率达103.5%,发放基本养老金人数33999人,发放基本养老金20458.9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8006人,支付工伤保险待遇344人次,1801.6万元;生育保险参保4809人,支付生育保险待遇308人次,339.7万元;失业保险参保7003人,支付失业保险待遇6671人次,发放失业救济金352.79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5002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9596人。
2018年全县纳入城乡低保对象3017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85户11596人,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30.52%),其中:城镇低保 8363人,农村低保21813人。全县有各类养老机构17个,其中:乡镇敬老院12个,县级中心敬老院1个、福利院1个、老年服务中心1个、民办养老机构4个,共设置床位1735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7.5张。有五保户供养人数1309人,其中:集中供养601人、分散供养796人,集中供养率达43.02%。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面积4146平方公里,年末实有耕地面积249155亩,其中:常用耕地245434亩,常用耕地中有水田118150亩,旱地127284亩。农田灌溉面积13.88千公顷,新增耕地灌溉面积2.11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5.424千公顷。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6.97万千瓦特。全县有水库75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1)型23座,小(2)型51座,总库容量9926.43万平方米;塘坝数量892座;水窖59722座。全部工程总供水量7592.36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供水6366.86万立方米,工业生产供水343万平方米;城镇生活供水459.5万立方米,乡村生活供水391万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供水32万平方米。全县森林覆盖面积281098.8公顷,自然保护区面积1231.4公顷,森林覆盖率67.8%。全年降雨量692.3毫米,年平均气温16.4℃,年日照2372.9小时。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050起,比上年增长19.9%。死亡38人,下降10.5%;受伤741人,上升23.2%;直接经济损失118.32万元,下降162.1%。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021起,死亡38人,受伤741人,直接经济损失107.4万元;火灾事故29起,直接经济损失10.92万元;企业生产安全事故0起,死亡0人,直接经济损失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