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1.9亿元的一环线中段建成通车;总投资3.8亿元、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城市港湾二期(金街)盛大开街;项目总投资4165.618万元的县城排水设施项目完工……去年以来,大姚县秉承建设人民城市理念,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了宜人、宜居、宜商、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托起了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大姚县做优城市空间规划,围绕“一带两廊、一核三极、一片两轴”的县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先后编制大姚县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抗震防灾、城市建筑垃圾污染防治等19个专项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确保城市建设的连续性。
围绕民生所盼,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打通城市建设惠民项目“最后一公里”。2020年以来,争取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专债等资金42.6亿元,实施项目30个。争取美丽县城、绿美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奖补资金2.18亿元,破解了城市建设资金要素保障难题。
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城区“民生温度”。2020年以来,全县打通断头路段9段,改造背街小巷6条、市政道路12条,改造老旧街区4条、棚户区2片、老旧厂区1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69个252栋1909户。完成日处理2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整治城市内涝点4个,改造雨污水管网25公里,清淤城市管网18公里。完成政务中心广场、金碧广场、蜻蛉湖广场等应急避难场所建设21个,县城紧急避震疏散场所面积达28.3公顷。
精筑公共空间,先后完成金碧公园、白塔公园等15个绿化项目提标改造,完成永金高速公路连接线、西河北路等10个亮化项目建设,建成口袋公园14个,投资1.88亿元,实施了“智慧停车”项目,新增停车泊位3080个。打造核桃博物馆、彝绣文化街等文化场馆19个。串联小南河、西河、蜻蛉湖、白塔湖、东塔湖等城市水体。高标准建成了西河印象、华丰商业街、城市港湾等5个特色街区,打造了高品质的县城商圈,持续升腾县城“烟火气”。
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先后印发城市管理办法、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10个相关制度,让城市既有“里子”也有“面子”,推动治理从“靠人管”向“制度管”转变。
整合“数智大姚”、12345政务热线、综治中心等平台资源,建成大姚县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立“两级指挥监督、三级管理、四级网格、归口处置”运行模式,开展智慧市政、园林、环卫、执法等多业务管理,平台运行以来,共处置各类城市管理案件860余件,实现了“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城”。
坚持不懈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行“三级网格管全城”制度,将县城区5个社区划分成5个一级网格、24个二级网格、100个三级网格,组建志愿服务队伍251支,开展交通劝导、卫生保洁等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植绿、增绿、补绿。先后投资2.8亿元,建成蜻蛉湖、森林运动公园等10个城市公园,让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见景”。截至2025年6月,县城建成区拥有绿地面积304.75公顷,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36.5%,绿化覆盖率达41.45%。
近年来,大姚县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天然氧吧”、云南省美丽县城等殊荣,是全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金字招牌的县城。2025年5月23日,大姚县城又被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命名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成为大姚县城最亮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