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大姚县赵家店镇北新街的田垄间一派忙碌景象,大姚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技术机械推广中心、县乡村建设服务中心(土肥工作站)、种植业与农药管理股等技术团队,组织开展高标准土肥试验,用科学数据为当地农业生产“精准把脉”。

 
此次试验精心设置两大组别,构建起系统化“田间实验室”。其中,测土配方施肥校正试验选用当地主推的云麦56小麦品种,试验设3个处理、3个重复,计9个小区,通过肥效校正试验及土壤养分指标测试,验证配方施肥效果,为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科学施肥技术提供参考;肥料利用率试验选用当地主推的楚麦18小麦品种,试验设5个处理、3个重复,计15个小区,设置无肥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全肥区(氮磷钾肥)五种处理模式。所有试验小区均严格按20平方米标准划分,采用30cm宽的沟渠防止肥水串灌,并设置保护行减少外界干扰,确保数据精准可靠。
“这两类试验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核心环节。”土肥工作站王洪林介绍,校正试验可验证肥料配方与当地土壤的适配性,而利用率试验能进一步摸清我县三大粮食作物的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现状以及科学施肥对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为破解“施肥盲目性”难题提供科学支撑,同时能够减少化肥流失形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友好型农业。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大姚县常年种植水稻、玉米等粮油作物及油菜、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科学施肥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升特色产业品质至关重要。

 
在试验现场,技术团队细致完成小区划分、基肥施用等前期工作,并同步记录土壤墒情、地形条件等基础数据。“每个小区的施肥量、播种密度都有严格标准,后续还要全程跟踪作物生长指标。”农技推广中心冷莉芳表示,试验数据将为制定本地施肥方案提供依据,助力实现“减肥不减产、提质又增效”的目标。
本次试验的实施,不仅是大姚县贯彻农业农村部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评估的切实步骤,更是推动耕地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试验结果将为完善县域施肥指标体系、印发精准施肥建议卡奠定基础,直接服务于大姚县各级农业生产主体的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