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信息 >> 部门动态 >> 正文

大姚县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改革成效明显

日期:2022/10/26   作者:   来源:    点击:

一是完善体制机制。按照国家、省州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决策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深化大姚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县级有关部门间协调配合,切实做好规范公共资源交易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制定下发了《大姚县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方案》,建立了大姚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由县发展改革局等22个部门组成的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形成了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抓总,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协调,县级各部门相互配合,有关股室人员具体落实的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格局,构建了互通信息、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高效运行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是规范交易目录。严格执行省州公共资源交易目录,适时更新发布大姚县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将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自然资源,特许经营权,农村集体产权等资产股权和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环境权有序纳入目录管理,明确交易目录中每类项目的行业主管部门,做到“应进必进”和“平台之外无交易”,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

三是推进制度创新。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清理,做好有关制度的立改废释工作,完善制度规范清理长效机制,建立公共资源交易行业监管与部门按职能分工负责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机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工作的通知》、《2022年大姚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招标方案审批(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政策措施,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机制,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公共资源交易现代市场体系。

四是实行电子交易。遵照全省统一的电子交易规则,持续推进远程不见面开标,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在线开标率达100%目标。加强进场交易审核,对所进场项目严格按法律法规规定和时限程序要求审核,除法律法规或国家、省级另有规定外,进入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的项目,在发布招标公告、下载招标文件、递交投标文件、开标、评标、异议投诉、合同签订、资料归档等8个环节实行全流程电子化,2022年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率100%。通过电子化平台的推广运用,极大地节约了成本,方便了投资人招投标活动,降低了招投标活动人为因素影响,杜绝了腐败现象的滋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是坚持公平交易。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消除不合理门槛,取消投标现场报名、取消现场购买纸质招标文件、取消开标提交纸质投标文件、取消招标人及代理机构收取招标文件费、原件核对等机制,积极探索推行跨县市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实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全过程信息公开,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六是加大监督管理。按照《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监管权责清单》及职责分工,厘清发展改革部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县级有关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监督重点衔接事项和交易中心需要协调配合的事项,形成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落实有关部门责任,并向社会公开。开展了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应进必进”专项治理和招标投标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对进场交易项目开展联动执法监管;依托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立行业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机制,畅通投诉渠道,积极回应、查处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有关举报、投诉、见证发现的问题线索,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线上异议投诉处理工作,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易发、高发问题的项目或环节的主动监督。

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公共资源交易流程更加科学高效,交易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升,违法违规行为发现和查处力度明显加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运行,市场主体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大姚县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1至9月,全县公共资源进场交易项目34个(其中:工程建设交易12个,政府采购交易12个,土地及产权交易10个),交易额76795.27万元,节约资金1074.53万元,节约率1.53%,增值资金226.13万元,增值率3.02%;远程解密不见面开标数34个,电子化交易率达100%;远程异地评标18个,远程异地评标率达100%;协助其他县市客场评标项目33个,使用电子投标保证金保险保函项目11个,94笔,释放、盘活投标企业原需交付的保证金2814.40万元。

(供稿:县发展改革局韩有祥,编辑:徐增,审核:席仕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