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党中央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这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战略部署,更是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的现实回应。为解决多元化动态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群体得到更好的关爱照护,大姚县多措并举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大姚县连续多年将养老服务工作写入县党代会报告,纳入全县民生实事项目,先后出台《大姚县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大姚县康养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大姚县民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监督考核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为做好县域养老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按照省州养老补助资金政策,每月足额为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长寿补贴,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申请、审核、发放业务培训,全县初步筛查出1000余名经济困难老年人。以多元化投入推进养老事业,加快养老设施建设。累计建成养老机构17个,设置总床位1748张,入住老人652人。紧紧依托13个农村幸福院、83个老年协会、12个公办养老机构、2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老年幸福食堂发展开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强我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全县4.9万名老年人服务。
二是拓展居家养老服务范围。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建成1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家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县镇并行、覆盖城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初步形成。优化调整居家养老对象范围,将居家上门服务对象从特困、低保、失独、低保边缘及80岁以上老人等特定老年群体,转向以困难、失能老人为重点并普惠所有老人。建立高效便捷的信息管理平台,将全县享受居家服务的老人全部纳入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动态掌握老年人活动轨迹,同时加强与卫健、医保、人社等部门有关老人医疗就诊、医药费用等数据链接,了解每个老人的健康需求及上门服务情况,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专业化服务,打造“永不掉线的养老院”。
三是提升养老照护服务质量。打造专业化护理队伍,依托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组织,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吸收进养老护理员队伍,适时组织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等活动,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达100%。延伸照护内容,在保证老人基本生活服务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普惠型养老服务内容,从现有简单的生活照料升级为包含家政服务、医疗康复、长期护理、精神慰藉、安全援助的多样化养老服务。推进适老化改造,实施困难家庭失能老人照护保障工程,为全县所有分散特困供养老人,部分高龄、失能、残疾老人、困难老党员等65户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破除老人身边的“障碍”“棱角”,既降低了健康老人受伤、意外等风险,又改善了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