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金碧镇位于大姚县境西南部,是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共有国土面积454.5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委会、12个社区429个村(居)民小组,辖区总人口39309户102523人。国土“三调”实有耕地面积10.74万亩。
省级提取下发我镇2021—2022年耕地流出图斑959个2070亩,在全县排名第三。流出图斑中占用永久基本农田305个652亩,占用一般耕地654个1418.3亩,主要流向高速公路建设、高效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林果自然成林等方面。截至目前,全镇已举证整改图斑161个252.74亩,就地恢复整改图斑359个574亩,其余图斑正在持续整改中。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州、县关于耕地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金碧镇高度重视,聚焦“坚定迅速、全面摸清、分类施策、求真求实、妥善有序”五项原则,以高标准、严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
(一)“责”字当头,下好立行立改“先手棋”。一是周密安排部署。县级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会召开后,金碧镇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全镇959个图斑进行逐一分析,确定了“先易后难、分类整改,集中攻坚”的整改工作思路,针对每个图斑具体情况、整改难易程度、面积大小明确整改期限,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强化宣传带动。通过召开干群会、户长会、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广泛宣传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和耕地流出问题整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导群众积极配合整改,不断增强群众保护耕地的意识。三是加强技术培训。邀请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专业化、具体化的技术培训,对照整改措施、整改标准逐一讲解、逐一解答。收集整理国家、省、州、县相关文件,梳理归纳了《金碧镇耕地流出整改措施》《金碧镇耕地流出整改工作疑难问题解答》等材料供各村(社区)学习使用。
(二)“干”字为要,下好见行见效“关键棋”。一是抽调全镇精干力量组成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专班,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专班组双组长,同时由自然资源、村镇规划、农业农村、林草等相关站所业务人员组成4个业务指导组,分片、分类、分区域进行指导,全力确保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压实工作责任。以镇包村挂点领导、包村挂点工作组为主导力量,根据各办公室(中心)、站(所)实际工作情况,统筹人员力量组成突击小分队下沉到村组开展工作,严格落实现场反馈、当场整改的工作要求,将流出图斑整改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确保全镇959个流出图斑整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三是研究制定“一图斑一方案”。通过实地核查,逐地块研判,全面掌握问题图斑位置、面积、地类、现状等具体情况,据实制定个性化、具体化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同时组织专班人员对全镇959个图斑整改措施逐一进行审核定稿,制定统一标识牌悬挂在图斑显眼位置,确保整改工作 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四是强化跟踪调度。严格执行“一天一调度、一周一通报”工作机制,工作专班根据当天调度内容,及时对各村(社区)提出的问题进行跟踪解答,确保问题图斑得到有效整改。同时,工作专班每周根据整改情况对全镇各村(社区)整改进度进行排位,以强监督促强落实。五是建立健全考核奖励机制。由镇财政出资,根据县级主管部门和工作专班具体工作情况通报,对整改措施到位、整改进度靠前的村(社区)进行奖励,以弥补村(社区)在整改工作中的投入。
(三)“严”字托底,下好常态长效“制胜棋”。一是强化跟踪问效。由镇纪委牵头,联合镇督查室组成专项督查工作组,下沉村组一线督查工作开展情况,紧盯各村(社区)问题整改工作成效,形成每日督查通报,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二是建立长效管控机制。针对已经完成整改的图斑,明确责任人对地块进行长期管控,坚决杜绝耕地再次流出。三是持续开展动态巡查。严格落实巡查报告制度,加强对耕地的日常巡查监管,以“长牙齿”的措施和“零容忍”的态度对违法占用耕地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坚决遏制违法占用耕地行为。
下一步,金碧镇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从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认识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的极端重要性,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意志,扎实推进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持续化解存量、杜绝增量,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以整改实效践行粮食安全“国之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