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正文

大姚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学技术局关于对县政协第九届五次会议第81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dyx003-/2022-0115010 公开范围:公开 发布机构:大姚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局 主 题 词: 生效日期: 文  号: 标  题:大姚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学技术局关于对县政协第九届五次会议第81号提案的答复 生效日期:

 A

施金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培养壮大电子商务产业的提案,已交由我单位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大姚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以全州创建云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州为契机,出台助推电商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与阿里巴巴签订框架合作协议等形式,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及数字乡村项目建设,努力构建完备的农产品供应链、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电商人才培养,重视电商助推脱贫攻坚,坚持电子商务产业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氛围日趋浓厚,发展成果初步显现。全县已建成1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2个乡镇级电商服务站,8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共培育“彝乡电商创业人才”10名、“蜻蛉电商创业人才”5名;电子商务产业园入园电商企业有62户(包含园外孵化企业),其中:年销售额过千万元的企业达5户,年销售额上百万的企业达20户,有跨境电商企业2户;电子商务销售额自2016年的3438.8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1.47亿元,与2019年的9285.45万元相比,同比增长58.17%,今年1—5月全县电子商务销售额达4714.65万元,同比增长42.38%,电商交易额位居全州第二,预计今年底将达2.2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服务体系。一是成立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工作全县12个乡镇服务站、80个村级服务点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乡级服务站全覆盖,行政村站点覆盖率73%,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65个(含5个乡镇服务站所在地贫困村),贫困村站点覆盖率84.4%;全县129个村(居)委会服务覆盖率达100%二是成立县电子商务管理服务中心,组建电商协会,为做好电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目前入驻园区的62户电商企业已全部加入电商协会。制定稳增长政策,培育亿元,千万元电商龙头企业。现全县共培育出年销售额过千万元的企业5户。四是制定《大姚县打造数字大姚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县实施方案》,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目前全县2个电子商务示范乡镇、20个电子商务示范村建设工作已启动实施,县物流分拨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1号公共仓库公共冷库主体工程建设。

(二)夯实基础设施,筑牢电商基础。一是继续协调通讯运营企业推进自然村手机信号、宽带覆盖。城区重点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通信信号覆盖1543个村小组,覆盖率达99.87%;自然村宽带网络覆盖率达92.87%,宽带用户数达到61000户全县手机信号网络覆盖质量明显提高二是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楚姚高速公路建成投运;持续推进30户以上自然村道路通硬化工程建设,2020年硬化率达90%,为电商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三是补齐物流短板。制定《大姚县农村流通体系改革实施方案》并积极推进实施,向上争取专项债券资金1.8亿元,快推进大姚县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切实补齐物流短板

(三)推进区块链技术,构建农产品溯源。充分运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和楚雄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现有检验检测资源,建立农产品检验检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监管体系,积极推广“塔韵蜻蛉”公共品牌运用。目前,溯源体系已入驻生产企业8户,入驻产品43个,安装视频采集设备1套,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到流通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

(四)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促进实体商业转型升级。一是开启“合作社+电商”新模式。积极协调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电商企业签订供销协议或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电商渠道,推进大姚彝王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色农产品“触网”。二是促进“互联网+”与食品制造业融合鼓励食品制造业企业开设网店,目前已有大姚汇源蜂业食品有限公司、大姚兆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大姚家和天然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十余户企业开设网店。三是促进“互联网+”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支持大姚家易购生活超市建立微信购物小程序,引进美团,苏宁易购等社区电商企业。四是首创推出农户+电商+合作社+认购”的认养农业销售新模式改变传统的果子销售为情感互动体验消费,从而让大姚三台古树核桃走出大山,形成线上与线下互动、农户与客户互通、增收与增并重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大力培育专业人才。精密谋划,整合工信、人社、教育、妇联等部门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制定《大姚县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总体方案》规范电商培训教育、督办检查和评比验收管理行为共组织培训84期,培训4992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49人(次),占27.02%,带动创业就业57人。

(六)引入阿里巴巴,共建“数字大姚”。依托阿里巴巴在流量、市场、资本和数字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围绕大姚县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建设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围绕服务产业,助推企业闯市场、创品牌,推动产业升级、创新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数字乡村项目建设合作协议,实施数字兴业、科学决策及电商培训项目,相继举行阿里巴巴网商网货对接和淘宝直播大赛技能研讨启动会淘宝直播技能大赛等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大姚核桃通过阿里渠道的销售额为4650万元(阿里渠道全网数据、包含非大姚商家),同比增长13.69%。

二、存在困难及问题

(一)电商人才缺乏。一方面是农村人口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弱,互联网接触少,信息技术严重不足,少数对互联网较熟悉的年轻人不愿留在农村发展,而城市网络专业人才又不愿扎根条件艰苦的农村,致使农村电商人才“只出不进”。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商人才的缺乏,致使很多村级电商服务站点的牌子挂在村里的小卖部或村委会,管理人员多未经专业化培训,难以与县乡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形成互动互联,且很多电商服务中心业务内容单一,仅从事代收代发快递等业务,电商运营体系不佳。大姚县乡村电商站点负责人92人,平均年龄37岁,其中50岁以上6人,40岁以上31人;大专以上学历11人,高中、中专学历33人,初中学历46人,小学2人。85位负责人从未接触过电商行业,很多人从最基础的用手机、电脑开始学习,从事电商困难重重。

(二)区域特色产业不强,知名品牌难以打响,电商“逆差”严重。农产品的天然属性受自然条件限制,在大规模生产和销售上存在困难,随着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在与同类型商品竞争中往往因缺少品牌效应导致发展受阻。农村电商最常用的模式是将农产品从集贸市场直接转换到互联网,因此极易出现“小而散”的问题,组织化程度不高,难以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等,导致地方农产品无法形成品牌化效应。当前农村电商的业务结构处于失衡状态,农村购物还远大于农村销售,电商“逆差”严重。

(三)县乡村物流体系运行压力大。物流决定着电子商务商品是否能够顺利地流通。一方面,大多数乡镇物流系统都不够完善,除了邮政速递外,涉足乡镇的物流企业非常少,自然村基本没有快递物流设置物流网点,网上交易必须到镇上邮寄或者拿产品,过低的物流覆盖率,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留守人群消费力不足,物流快递业务量小,特色产品从边远村寨拉出来,成本较高以及冷链物流供给能力不足,不能充分适应农产品季节性、易腐性、品种多等特点,物流不方便,导致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末端快递站点处于弱势。加盟制网点的派费层层截留,末端网点拿到的派费最低,却承担了最大的压力,昆明→收货人0.8元/单的费用难以支撑派件至乡村。虽然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整合申通、韵达、百世、极兔四家快递及安能、云聚、宏达、大池、天顺、德邦等物流企业入驻电商产业园公共物流中心,县城—乡村物流整合配送,但物流业务较少,仅靠和收货人收取每单1—2元的配送费难以支撑,以赵家店镇小红山站点为例,据赵家店镇49公里,自去年开始配送快递,累计下行9884单,上行375单,平均每天下行25单,上行1单,每2天派送一次,单条邮路每月亏损约2000元。

(四)快递行业监管困难。我县乡镇快递站点主要分为两类,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乡镇物流站点和快递公司分包快递站。目前,县级未设立邮政管理局,也没有明确的主责主管部门,分包快递站乱收费等问题难以监管。

三、下步工作措施

针对以上困难和问题,在下步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电商发展基础;二是加强县电子商务管理服务中心人员力量,提高业务指导能力,切实发挥好县电商协会的作用;三是健全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机构,夯实责任,管理指导服务好本区域内的电商服务机构,争取我县农特产品多上线、农特产品多上行;四是全面落实扶持政策,鼓励物流快递进村进户进社区,全面深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切实解决电子商务进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二)加强品牌建设,培育爆款单品。推进“农产品”白皮书运用,围绕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品牌化和质量品控,积极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及SC认证,对更多的农特产品进行产品分级、初深加工、精细研发、包装设计、商标注册和品牌打造,加强农特产品追溯平台数据库建设,解决农特产品上线销售的前置障碍。

(三)培育龙头企业,发挥示范作用。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有实力的电商企业落户,对我县的农特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和研发,实行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二是鼓励我县的电商企业转型升级,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实行产、供、销一条龙式的服务,实行企业(专业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电商发展模式;三是鼓励电商企业扩大服务规模,加强同物流快递企业合作,扩大服务面,延长产业链。

    感谢对我电子商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大姚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学技术局

                         2021年6月24

 

   


上一条:大姚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学技术局关于对县政协第九届五次会议第78号提案的答复
下一条:大姚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学技术局关于对县政协第九届五次会议第80号提案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