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正文

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我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情况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索 引 号:115323260151757350-/2021-08031036 公开范围:公开 发布机构:大姚县政府办 主 题 词: 生效日期: 文  号: 标  题: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我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情况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生效日期:

县人大常委会: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印发大姚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决议和意见的通知》(大人发〔2017〕7号)要求,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县级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提出了办理措施并及时组织实施,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意见办理情况
  一是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充分整合各部门土地整理、农业开发、现代烟草基地、退耕还林还草、扶贫开发等项目,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期融资到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600万元,完成投资780万元。完成农机购置补贴项目80台(套)8.58万元。二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河底水库等重点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升防洪抗旱能力,加快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水利化程度。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河道治理监管力度,确保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及安全生产。三是抓好特色产业基地配套建设。完成龙街、六苴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投资3000余万元,新建猪舍11620平方米、仓库480平方米,建成办公及职工生活区2540平方米,配套舍内控温、猪床和水、电、路、防疫等设施设备。完成98户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户验收,建成畜舍11050平方米、青贮窖1438立方米、储草棚4961平方米,种植牧草1167亩,改良草地4000亩,中央补助资金400万元。完成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项目总投资1002万元,建成标准化羊舍1000平方米、灌溉水池2000立方米及配套管网、草地永久性围栏40000米。改良天然草地2000亩,人工饲草地3500亩。场区道路硬化1500米,田间及机耕道路建设5000米。建成生产配套用房500平方米,购置饲料机械5台(套)。
  二、关于“加强基地建设,提高特色产业的发展质量”的意见办理情况。
  一是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通过出台小春、大春农业生产工作指导性意见,重点抓好水稻、白芸豆、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6片6万亩,新引进荷包豆、七彩花生试种60亩。采取绿色防控、飞防、土壤深松、配方施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措施,推广机械深松2650亩、水稻机插秧大田移栽6400亩。全县小春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8.1万亩、增长1.97%,小春粮食产量达3.59万吨、增长3.66%。大春农作物播种面积30.73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0.9%。二是抓好示范样板创建。为助推全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夯实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基础,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脱贫,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及出台《实施意见》,为推进创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样板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指导性意见。四班子主要领导亲自联系指导县级5个县级示范样板创建工作,齐和牧业公司肉牛屠宰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已于7月20日投产试运行,仕华公司规划软籽石榴试种250亩、绿壳蛋鸡养殖6000羽、108亩集“育苗、观光、生产”于一休的现代化设施大棚等创建内容按照方案顺利推进,创建成效初显。乡镇24个示范样板正在有序推进。按照示范引领、效益优先、市场导向、三产融合的原则,形成了县乡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创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样板工作格局。
  三、关于“大力培育合作经济组织,发挥龙头示范作用”的意见办理情况
  一是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特色明显、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的新型龙头农业企业,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高原特色产业稳步发展。7月末,共完成7个储备项目,签约落地并开工建设2个,协议县外总投资额达1.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000万元。6个续建项目实际完成投资56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255万元,共向上争取农业产业发展到位资金5568.43万元。二是认真实施市场主体培育攻坚工程,积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高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和规模经营效益。对已经确定并有明显优势、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集中精力将其培育成为国家级、省级、州级龙头企业,使之发挥更大的带动力。全县累计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户,农民合作社累计达328个。2017年计划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2个,培育种植、养殖大户各200户。命名了县级第一批家庭农场97户、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户。通过持续扶持及培育农产品品牌建设,2项农产品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认证”,累计完成“三品一标”认证12个。三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健全组织体制、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积极抚育农产品电子商务,县电子商务孵化园区建成投入运营。在互联网、大姚网广泛宣传“一村一品”,及时更新数字乡村网图片、报表、数字等,助推全县农村产品走向市场。组织4户企业参加2017年南亚商洽会参展,现场交易金额10.736万元,签约项目金额200万元,意向性协议金额500万元。
  四、关于“坚持生态发展理念,打好大姚绿色优势品牌”的意见办理情况
  一是提升产品质量。以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为目标,加大财政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健全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应用体系,做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促进特色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7月末,全县农产品加工业企业25家,从业人员数2165人,实现现价总产值146616万元、营业收入131090万元、利润总额8607万元。二是抓好品牌创建。持续实施质量品牌促动战略,加大扶持奖励力度,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等生产经营主体增强商标、品牌意识,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积极争创名品名牌、原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不断提升全县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推进“调结构提质量保供给”为核心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山地牧业、花卉种植业,7月末累计种植花卉2200亩,综合产值达1085万元。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现价总产值148505万元,营业收入131342万元,实现利润总额806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22567万元,带动农户101445户,产业化组织从业人员达2297人。使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达2743.26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11.31元、增幅12.8%。三是做活宣传营销。建立和拓展县外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努力提高农产品出口份额。围绕农产品展示展销,继续组织参加各类大型农业会展活动,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和“互联网+”等电商模式,推介和宣传品牌,让广大消费者了解产品、使用产品,提高全县特色优势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大姚绿色品牌竞争优势。
  

大姚县人民政府
  2017年9月5日


  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9月5日印发


上一条: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充实大姚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下一条: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姚县2017年百合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