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为全面做好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根据国家、省、州的具体工作要求,我县制定了《大姚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五年规划(2016-2020年)》《大姚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等有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规划意见、方案,进一步加强领导,全面启动县乡村“一馆三中心一科一室”建设,切实抓好中医药各项工作,把创建工作各项指标任务落到实处。现将创建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一)健全完善中彝医药服务网络,改善中医药服务基本条件。一是充分发挥县人民医院中医药服务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县医院中医科综合建设。目前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开设中医内科专家诊室、中医骨伤科诊室、针灸康复治疗室、风湿病专科等多个诊室,能够提供中彝医药房治疗室,并能提供煎药服务,开设床位43张,占全院编制床位的10.2%。二是积极申办建设二级甲等标准的县级公立中(彝)医医院,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县中(彝)医医院建成后,将改变我县没有公立中医院的历史。三是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机构,先后引进成立了大姚中医医院、具有中医骨科特色的大姚骨伤医院、大姚县回春堂彝族医药研究所,并将符合资质的大姚参茸堂中医坐堂诊所纳入新农合村级定点医疗机构试点。强化民营中医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大姚中医医院已于2014年通过二级乙等中医院评审,现已建立规范化的中医综合服务区及中医重点(特色)专科,目前正在申报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预计年内可通过验收评审。三是在全县所有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开着标准统一的中彝医馆、中彝医服务室建设,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中药饮片以及针灸、推拿、按摩、火罐、牵引、理疗等中医特色服务,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和中医药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目前我县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5.2%的村卫生室均配备了中药饮片和针灸、火罐等中医基本诊疗设备,并能开展中医药服务。全县逐步形成了以县医院为龙头,民营医院参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面推进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格局。
(二)加强中彝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一是针对中医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在人员编制控制较紧的情况下,逐年扩大乡镇卫生院招录中医类别医学生的岗位比例,以逐年增加基层中医人员。目前我县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共有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95人(其中中医类别医师48人),以中医药服务为主(或能西会中)的乡村医生180人;乡村两级有中医类别医师31人,占同类别医师的18.2%。二是建立以中医全科医师为重点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积极选派人员参加中医全科医师、中医骨干医师等各项培训,借助北京中医药大学扶贫联系大姚县的平台,安排中医药人员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进修,持续开展在岗中医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和专业学历教育,中医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率达100%。三是建立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结合我县基层中医药工作现状,以简单、安全、贴近临床实际、突出实用性为编写要求,组织人员编撰了大姚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系列丛书—《中医中药基础概要篇》《中医特色适宜技术篇》《常见病多发病诊断与治疗篇》,积极组织开展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训率达100%。
(三)增强中彝医药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服务能力。一是强化县乡村医疗机构中彝医药康复服务,大力推广各项中彝医诊疗技术和适宜技术项目,广泛开展中彝医药康复服务。目前大姚县人民医院拥有中药饮片328种,中成药212种,能开展中医适宜技术5类36项;大姚中医医院建成了以针灸推拿科为重点的中医专科,拥有中药饮片343种,中成药110种,能开展中医适宜技术11类46项;全县乡镇卫生院平均中药饮片品种数达306种、平均中成药品种数85种、平均能开展中医适宜技术7类12项;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村卫生室平均中药饮片品种数达114种、平均中成药品种数52种、平均开展中医适宜技术4类6项。二是规范管理,扎实推进中医药预防保健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根据《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要求,积极开展老年人和0-36月儿童的中医药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工作,并鼓励运用中医药探索开展其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6年全县共完成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医药健康管理19347人,管理率达91.1%;0-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6919人,管理率达95.4%。三是注重宣传,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物疗膳、养生保健等方面,通过宣传栏、公众健康咨询、健康知识讲座、播放影像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知识。全县统一制作中医药宣传折页8种,下发影像资料6种,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均能达到指标要求。四是在传染病防治和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预防工作,将大姚中医医院确定为我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寨卡病毒病等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定点医院。
(四)落实中彝医药服务政策措施,保障中彝医药事业发展。一是先后制定出台了《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姚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及《大姚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五年规划(2016-2020年)》《大姚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等有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规划意见、方案,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推动中医药工作的协调机制。同时在县卫计局设立负责中医药工作的股室,安排专人负责中医药工作的具体实施。二是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中发挥中医药优势作用,提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在基本药物制度中体现中医药特点,严格中彝医药饮片、中成药使用管理。三是贯彻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在上级中医药发展资金补助的基础上,我县自筹资金200余万元建设校长卫生院中彝医馆和村卫生室中彝医服务室建设,并按规定标准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用于中彝医药预防保健工作。
(五)突出中医药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一是结合“大姚县名医”“大姚县学科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及“师徒结对带教”“县乡重点(特色)专科建设”等工作,以及中彝医药人员、中医一技之长人员等调查考核工作,最大限度地挖掘发现民间中医药人才,加大对中彝医药文化的总结、整理和宣传,推进中彝医药整体文化体系建设。二是在综合医院中彝医科、妇幼保健康复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彝医馆、村卫生室中彝医服务室建设中,以实木制品为主,把中医药文化和彝族医药文化有机融合,采用门扇悬挂体现中彝医药文化内涵的对联,走廊、诊室内外设置中彝医药知识和方法的宣传栏,张贴宣传图片、名医画像和简介等中彝式风格装修装饰,以及在院内外种植既有药用价值又有观赏性的中彝草药,营造中彝医药文化浓厚氛围。三是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采取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在农村地区进行“治未病”等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大力倡导中医“治未病”理念,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简、便、廉、优”的实惠,以提高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常识的知晓率、中医药服务的满意率。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目标,紧紧围绕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健全和完善中医药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一是继续加强城乡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县乡村“一馆三中心一科一室”建设,完善综合医院中彝医科、妇幼保健康复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彝医馆、村卫生室中彝医服务室项目,加快推进公立中(彝)医医院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县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二是鼓励和支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诊所,最大限度地汇聚中医药人才,发挥中医药特色服务优势。三是积极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
(二)加大中医药人才引进力度,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制定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逐步优化充实大姚县中医药人才队伍,合理调整现有中医药人才队伍结构,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优势。二是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机构中医全科医师培养为重点,加大中医药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高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建立中医药人员终身教育模式,多形式、多层次开展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四是建立基层中医药人才定向培养和招聘执业医师制度,在县级医院建立农村、社区中医药人员培训基地,继续深入开展面向基层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培训。
(三)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中医药文化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全县医疗机构中彝医馆、中彝医服务室等建设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营造中医药特色服务氛围,形成富含中医药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积极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把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我县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做好中医药文化传承工作,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保护、关心和支持中医药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大姚县人民政府
2017年3月7日
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3月7日印发
上一条: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姚县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
下一条:国务院关于印发 “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的通知 |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