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正文

大姚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大姚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178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115323260151757350-/2021-1224237 公开范围:公开 发布机构:大姚县农业农村局 主 题 词: 生效日期: 文  号: 标  题:大姚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大姚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178号提案的答复 生效日期:

王之娥委员:

  你在大姚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整治”的提案(第178号),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大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把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作为提升我县城乡人居环境水平,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着力点来抓紧抓好。围绕扎实抓好农村环境污染整治,我县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强领导,聚合力“治本”。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大姚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出台了《大姚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细则(2018-2020年)》、《大姚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大姚县厕所革命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大姚县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试行)》、《大姚县县城综合整治网格化管理领导挂片部门包保责任制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在环境卫生整治中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健全完善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跟踪推进、成员单位协同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县、乡、村、组、户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构建工作网络。建立覆盖全县1545个村民小组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网格,按照“总支牵头、支部负责、党员包片、农户包段、评先选优”的党群共建划片制全面推行,明确村庄保洁员1575名,在全县46个村(居)委571个村民小组建立了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镇)处理”的治理模式。今年以来,结合疫情防控,组织发动全县干部职工11000余人次,群众65000余人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集中清理了农村各类生活垃圾,对村内卫生死角进行了集中整治并做好日常保洁

  二、盯重点,出重拳“治标”。紧盯治乱、治脏、拆违三大重点,以“村庄清洁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全力推进农村“七改三清”行动。一是以干部大返乡为契机,深入动员开展农村“三乱”(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堆杂物)和“三堆”(柴草堆、粪便对、垃圾堆)治理。引导群众开展“院内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生产生活物品摆放规范”的“五净一规范”行动,建立“奖勤曝懒”红黄榜制度,督促群众改变生产生活习惯,推进环境卫生面貌的改善。二是结合河长制工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今年以来,在蜻蛉河马屯段共清理5次,投入资金共计7万元,清理河道堆堵垃圾7000余方;西河、小南河河段采取部门分段划片形式分包到各单位,由各单位进行清理管护。三是整治村庄公共空间。通过开展试点、分类处置等方式强势推进两违建筑查处工作,组织部门联动在全县范围内集中拆除1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清理整治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15处,累计查处两违建筑2052宗,查处建筑面积21.0776万平米、查处用地面积14.9628万平米(其中:拆除建筑面积14.5172万平米),私搭乱建得到有效遏制。四是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善大坝、大坡、石洞三个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村落实施粪污处理池及相关设施配套建设1055户。完成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工作,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37个、禁养面积141.075平方公里。化肥农药使用控制及农残膜回收工作扎实推进,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1片1.041万亩,建立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7个。通过全县畜禽粪污处理及相关设施配套项目,大姚县畜禽粪污得到无害化处理自然村的比例达100%,全县自然村实现人畜分离全覆盖,畜禽粪污入坑比例达9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80.3%。

  三、补短板,增后劲“强基”。一是不断完善农村“一水两污”基础设施。整合项目资金不断完善垃圾收处设施设备,沿南永公路沿线配置垃圾焚烧炉14个,各乡镇配置垃圾桶(箱)1457个、垃圾清运车22辆,建设垃圾收集房(池)939个,其中10个乡镇建成垃圾处理设施、6个乡镇(含金碧镇)建成污水处理厂(站),“户集、组收、村运、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基本形成。大姚县“一水两污”项目纳入ppp项目规划,已委托楚雄州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设计人员团队踏勘现场,收集有关资料,在实地踏勘基础上已编制完成《大姚县重点村镇一水两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待修订完善后可分期实施。二是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19年州下达我县集镇公厕改造任务14座。我县认真开展排查,共完成集镇公厕改造16座,达到二类公厕标准,拆除2座,全面消除乡集镇旱厕,完成任务数的114.28%;州下达改建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29座,实际完成提升改造35座,完成任务数的131.03%;2020年全县计划实施农村公厕改建14座,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16585座,目前正抓紧推进。三是实施“绿色大姚”工程。加强近山面山绿化、封山育林,防治水土流失。以乡镇进出口等门户节点、水库四周、河道沟渠两侧、村庄道路、村内空地等为增绿补绿重点,打造绿色村庄,巩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实施完成主要公路沿线绿化工程,对城乡公园进行提升改造,县城西河森林运动公园、东塔湖公园建成投入使用。完成造林2800亩,深入实施义务植树和四旁绿化,完成10万亩核桃和5万亩花椒提质增效,完成5.37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和陡坡地生态治理,农村闲置土地的到绿化的村庄实现了全覆盖。

  四、建机制,严管理“巩固”。一是建立投入机制。将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健全“政府投一点、社会帮一点、群众筹一点”的资金筹措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杠杆撬动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城乡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工程。2019年投入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改建资金29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290万元;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建设项目资金2800万元,其中:县级资金2800万元。二是建立收费机制。按照“谁产生垃圾谁付费”的原则,采取“村民和村集体付费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方式筹集资金,建立合理的村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收费机制,全县1575个村组已全部建立保洁员和垃圾收费制度。镇村垃圾收处逐步实现社会化运营,农村“门前三包”责任制、村间巷道卫生党员分段负责制得到落实。三是建立监督机制。坚持群众监督、媒体监督与行政单位监督相结合,坚持日常督查、调研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督导机制,实行“周通报、月督查、季问效”查找问题,督促整改;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把整治工作纳入狠抓落实年活动重点督查范围,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通过以上措施落实,我县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农村环境日益改善。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总结推广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和实干苦干的拼劲,不断把全县的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引向深入。

  在此,十分感谢你对我县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为我县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提出更好的意见建议,以便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大姚县农业农村局

                                                                                                                                                              2020年4月25日


上一条:大姚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大姚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171号提案的答复
下一条:大姚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大姚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177号提案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