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正文

大姚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县政协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177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115323260151757350-/2021-1224356 公开范围:公开 发布机构:大姚县农业农村局 主 题 词: 生效日期: 文  号: 标  题:大姚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县政协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177号提案的答复 生效日期:

大农字〔2019〕28号

王琼委员:

你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姚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蚕桑产业发展”的提案(第177号),已交由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县蚕桑产业发展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历经10年的艰苦努力,2018年末,全县累计桑园面积8.56万亩,投产面积5.13万亩,饲养蚕种6.1万张(盒),生产鲜茧2466吨,农业产值1.28亿元,养种、产量、桑园面积排位楚雄州首位,云南省第六、第七、第八的好成绩,有年产2000绪的缫丝厂和年生产350万米的绸厂各一个,桑叶茶、桑枝食用菌、桑叶养鸡开发已经成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县委县政府对蚕桑产业发展采取了系列措施,一是强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自2010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就成立了县蚕桑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都研究出台产业发展文件、考核奖惩办法。层层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把栽桑养蚕作为“一把手”工程认真抓好落实,并把蚕桑生产发展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确保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积极争取产业发展资金,自2010年起至今,全县投入蚕桑产业发展资金5000余万元(不含农户自筹),除省厅蚕桑产业发展专项扶持1960万元外,其余均为县级财政投入。三是强化基地示范引领带动。按照“统一规划、择优布局、分户经营、规模发展”的原则,突出“相对集中连片、好田好地种植”,选择有栽桑养蚕传统、有蚕桑发展潜力,最适宜发展养蚕的6个乡镇21个村委会作为发展重点,进行优先扶持。全县现有21个蚕桑重点村,平均桑园面积都达3000亩以上,蚕桑发展经济带基本形成。四是加大科技服务支持力度。近年来,我县加大了省力化蚕台、大棚养蚕和“小蚕共育、统一消毒、纸板方格簇上簇”等科技措施的推广。群众管桑养蚕水平明显提升,蚕茧质量和效益有了很大提高。

虽然我们采取的一些工作措施。但是收购加工企业实力弱,缫丝工艺低,没有缫制高品位生丝的技术工人,存在买原料的现象还制约着我县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下步我们将配合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措施,一是加强蚕种市场的整顿,打击无证经营蚕种的违法行为,二是加强收购企业的行业自律,坚持质量标准,不收毛脚茧,不断提高蚕茧质量,争创大姚优质茧品牌。三是加大缫丝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整合面临倒闭的缫丝企业,确保县内蚕茧县内加工销售。四是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加大蚕桑加工企业设备技改、产品研发项目储备和申报,争取上级的扶持。

在此,十分感谢你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为我们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大姚县农业农村局

                                                                                                                                       2019年5月22日


上一条:大姚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县政协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177号提案的答复
下一条:大姚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县政协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177号提案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