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正文

上半年大姚县域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索 引 号:115323260151757350/2025-00081 公开范围:公开 发布机构:大姚县政府办 主 题 词: 生效日期: 文  号: 标  题:上半年大姚县域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生效日期:

年初以来,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大姚县以深入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活动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细化措施、精准发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推动大姚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上半年,县域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上半年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2.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6%,增速比一季度的8.0%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17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一季度的5.2%提高0.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5%,拉动GDP增长了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6亿元,同比增长17.0%,增速比一季度的10.6%提高6.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7%,拉动GDP增长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2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一季度的6.5%下降1.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3.9%,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

(一)第一产业稳步发展。全县夏收粮食总产量30424吨,较上年增2.1%。上半年:全县肥猪出栏11.09万头、牛出栏1.08万头、羊出栏9.03万只、家禽出栏49.41万只、禽蛋产量385吨、蚕茧产量676吨,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6%、4.1%、5.7%、6.3%、10.6%、0.7%;蔬菜种植面积3.45万亩、产量5.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7%和6.7%。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9167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3%,增加值43319万元,同比增长5.4%。全县秋收及晚秋农作物种植面积45.15万亩,同比增加0.85万亩,增长1.9%;期末全县大牲畜存栏6.17万头(匹)、生猪存栏18.64万头、羊存栏21.41万只、家禽存栏59.62万只,同比分别增长3.7%、4.6%、2.8%、5.2%。农业发展趋势看好。

(二)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784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0.8%,增速比一季度的19.7%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2%(增速比一季度的20.8%提高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1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铜精矿含铜、蚕丝产量同比下降,其他工业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发电量、商品混凝土、多色印刷品、纸质包装材料、软饮料、中成药产量同比同比增速超过30%。

(三)固定资产投资减幅收窄。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35.24亿元,同比减16.7%(减幅比一季度的42.6%收窄25.9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减3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3.3%。4-6月,全县新入库项目74个(月平均新开工项目25个),在库项目累计达到157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新入库7个,累计在库项目12个;5000万元以下项目新入库66个,累计在库项目129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新入库1个,累计在库项目16个。

(四)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建筑企业努力提升能力,积极拓展县外市场,上半年全县5户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45亿元,同比增长29.4%。核算口径建筑业增加值4.78亿元,增长14.5%,对GDP增长贡献率13.7%,拉动GDP增长了1.3个百分点。

(五)流通领域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县批发业、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0%,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4.8%和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2865万元,同比增长12.3%。

(六)市场物价低位运行。上半年我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6%。按形态看:服务价格上涨4.3%,消费品价格上涨1.7%;按类别分:居住类上涨5.3%,医疗保健类上涨5.1%,衣着类上涨4.4%,食品烟酒类上涨1.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教育文化和娱乐用品类上涨1.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8%,其他用品及服务下降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

(七)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上半年,我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9元,同比增长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76元,同比增长10.2%。

(八)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上半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4426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2.3%,完成全年预算目标的52.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974万元,增长10.9%,完成全年预算目标的6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0249万元,增长11.03%,完成年度预算的67.2%。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8.99亿元,同比减2%,其中,住户存款57.25亿元,同比增长11.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5.27亿元,同比增长7.5%。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速由3月末的-1.1%提高到6月末的1.8%。

二、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一是在前几年农村脱贫攻坚、城镇“棚改”及“五网”建设投资高峰期后,要保持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二是投资项目储备不足、缺乏大项目支撑。今年上半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共157个,比上年同期的248个减少91个,减36.7%。其中: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同比减少20个;计划总投资500~5000万元项目129个,同比减少69个;房地产开发项目16个,同比减少2个。受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影响,上半年全县核算口径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与22%的增长目标差了7.5个百分点,拖累GDP增速与预期目标低了1个百分点。

(二)工业持续增长基础薄弱。一是产业支柱单一,支撑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长主要靠电力能源和彩印业,多数工业企业生产效益不高、市场竟争能力弱,今年上半年仅新增成长型规上工业企业1户(新街页岩砖厂),难以对全县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形成有力支撑。二是企业融资难问题持续加大,发展动能不足,导致产能利用不足、困难问题企业增多,百草岭蜂业、蜜养堂、新丝路茧丝绸、嘉宏纺织等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

(三)自然灾害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今年初春到仲夏我县再遭十几年一遇的严重干旱,对大春农作物、核桃、花椒、蚕桑、水果等产业发展都产生了较大影响,进而影响相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畜牧业方面自2017年末肥猪市场价格下滑及去年三季度后发生“非洲猪瘟”以来,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

(四)服务业发展程度低。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企业整体规模小,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限上服务业企业成长不足,对全县经济引领作用较弱,第三产业过度依赖“财政八项支出”拉动的状况未能得到根本性好转。一季度,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6.5%,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下降为4.8%,与一季度相比,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40.2%下降为23.9%,下降了16.3个百分点,拖累GDP增速下滑了1.7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受经济下行的影响,上半年电力行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制造业、采矿业、卷烟批发、电信业税收收入均处下降趋势,税收增长后劲不足,制约着财政收入的增长。但财政刚性支出居高不下,对县域经济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随着政府债务进入偿债高峰期,债务还本付息压力急剧上升,给财政收支平衡带来较大压力。

三、工作建议

(一)提质投资保增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一是认真研究国家及省的投资政策导向及投资重点,按照“构二破三”、“ 调二提三”工作思路举措,全力抓实项目工作稳投资,竭力推进省州“4个100”重点项目及“五网”建设项目的实施,围绕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建设、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方面搞好项目的规划、储备及其他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建设;二是做好项目的融资工作,深化银企合作,增加信贷规模,放宽市场准入,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提高项目建设资金保障;三是切实抓好招商引资,提升引资工作质量,建议把项目入库作为招商引资任务考核的依据;四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积极落实土地、资金、能评、环评及基础配套,推动项目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抓好工业稳提速。一是要深入开展企业精准帮扶专项行动,加大申规纳限培育力度,积极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引导企业规范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股改上市”等参与资本市场融资;二是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抓住国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立足我县优势,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装备,改造提升我县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三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引导县内企业外引内联,以多种形式与先进企业(集团)、科研院所等联合,建立技术联盟,联合攻关,人才共用,成果共享。

(三)壮大市场促消费。以抓二产的力度推动三产发展,以新兴服务业、文化特色产业为重点,培植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商贸物流、文化创意、健康养老、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企业,加快文化、旅游等优势资源向产业优势转化;进一步优化公共财政支出,提高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

(四)围绕目标抓支撑。与一季度相比: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六个行业增加值增长率分别下降0.6、0.5、0.9、0.5、2.6、3.3个百分点,工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房地产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六个行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下滑10.4、0.6、0.5、0.5、0.2、15.3个百分点(见《大姚县2019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行业贡献率分析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紧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结合各自的主责工作目标和“大比拼”目标,对标对表,正视上半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与目标任务的差距,分析研究各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客观原因,找准行业增长影响因素, 进一步提高站位,增强使命信念,坚定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担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部署。

附件:大姚县2019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行业贡献率分析表


                                   大姚县2019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行业贡献率分析表

地区生产总值

一季度

二季度

增长率变化 (百分点)

拉动力变化 (百分点)

贡献率变化 (百分点)

增长率 (%)

对GDP增长贡献率 (%)

拉动GDP增长 (百分点)

增长率 (%)

对GDP增长贡献率 (%)

拉动GDP增长 (百分点)

8.0

100.0

8.0

9.6

100.0

9.6

1.6

1.6

0.0

第一产业

5.2

7.1

0.6

5.4

7.5

0.7

0.2

0.1

0.4

第二产业

10.6

52.8

4.2

17.0

68.7

6.6

6.4

2.4

15.9

第三产业

6.5

40.1

3.2

4.8

23.9

2.3

-1.7

-0.9

-16.3

农、林、牧、渔业

5.2

7.7

0.6

5.4

7.8

0.7

0.2

0.1

0.1

工业

19.7

65.6

5.2

20.8

55.2

5.3

1.1

0.1

-10.4

建筑业

-7.4

-12.5

-1.0

9.9

13.7

1.3

17.3

2.3

26.2

批发业

8.5

2.3

0.2

7.9

3.3

0.3

-0.6

0.1

1.0

零售业

7.1

2.7

0.2

6.6

2.1

0.2

-0.5

0.0

-0.6

运输、邮政业

2.6

0.7

0.1

3.8

0.7

0.1

1.2

0.0

0.0

住宿业

8.0

1.2

0.1

7.1

0.6

0.1

-0.9

0.0

-0.5

餐饮业

6.7

2.4

0.2

6.7

1.9

0.2

0.0

0.0

-0.5

金融业

-0.2

-0.1

0.0

0.0

0.0

0.2

0.0

0.1

房地产业

5.8

1.4

0.1

5.3

1.2

0.1

-0.5

0.0

-0.2

营利性服务业

20.3

2.2

0.2

17.7

2.2

0.2

-2.6

0.0

0.0

非营利性服务业

7.5

26.6

2.1

4.2

11.3

1.1

-3.3

-1.0

-15.3


上一条:大姚县2019年1-7月经济运行分析
下一条:大姚县上半年经济运行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