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书记
你好
我出生于大姚六苴红光,大姚是的故乡。尽管现在已经在昆明生活工作了20多年,我时时牵挂大姚的发展。恰好今年回家过年,由于时间多,加之我在大学里也研究贫困问题,所以对村里进行了一些调查,对于贫困问题有些个人的想法:
1、贫困不仅仅是经济的贫困,它有很多指标可以衡量。近10年来,村里的不少熟人因生活习惯问题(主要是酗酒)而去世。他们年纪都没有超过60,我们都知道,平均寿命也是衡量贫困的一个标准,如何让百姓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扶贫的一项工作。
2、贫困的标准应该多角度评价,整天盼政府扶持,个人不求上进的,哪怕政府帮建了房子,他们将来还是贫困户,心理贫困才是他们的毒瘤。国家补贴应该给与哪些想发展,但资金不足的农户。我们村有一户,一个人,青年男子(40岁左右),身体健康,被评为贫困户,这种贫困的审核过于简单。
3、烤烟是我们村的主要经济收入,近年来,政府为改变产业结构,要求农户种一亩烤烟面积要种一定面积的百合,这种行为本来没有什么错,关键是百合的销售价格太低,一公斤不到10元,全村耕地有限,每年的百合产量达不到规模,不可能在市场中有话语权,比如,去年的百合收购条子如今还没有兑现,这如何让百姓增收。种什么值钱?市场价格是什么,销售渠道是什么?这些问题对于老百姓来说太难。
4、有些政府行为太过简单,为满足宣传需要,不切实际的搞项目。早些年,要求农户家家地里种核桃,后来又种花椒。实际上,那块土地适合种什么?老百姓应该比政府工作人员更清楚。多种经济收入是农民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也是农户抵抗市场风险的一种行为。政府做的应该是帮助农户,对土地进行评估,根据土壤、灌溉等因素,选择性种一些经济作物。
5、鼓励成立乡镇一级的特产合作社,近年的核桃价格低迷,一方面是市场上新品种核桃冲击,另一方面,农户各自为单位,没有能力和资本方进行谈判。若成立合作社,各家核桃统一起来,价格由合作社规定,那么,农户的收入会有所提高,对此问题,可以在以后继续聊。
6、基层乡(镇)一级政府缺乏与老百姓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百姓对政府的满意度不高,我今年对全村部分百姓进行了调查,对政府的负面评价较多,正面评价不高。
鉴于领导时间紧张,我不多言,以后有空回大姚,我再和相关部门联系。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李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