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聚焦“防诈防非”,积极探索“全域宣教+创新治理+全民参与”的立体化防控模式,让非法金融活动无处遁形。从赶集日的集中宣传到老年群体“点对点”风险提示;从新闻媒体开展特色宣传到金融部门推出“特色产品”,大姚县以法治之力编织防范金融风险的“安全网”,切实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图为大姚县相关部门开展防非反诈宣传活动。
全域宣教,让防非意识深入人心。在大姚,防范宣传不再是简单的标语口号,而是融入百姓生活的“浸润式”教育。在6月份开展的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活动中,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将防非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营造“人人参与防非打非”的浓厚氛围。针对中老年人等非法集资重点易感人群,大姚县组织县、镇、村三级力量,将防范非法集资宣传与走访慰问等工作相结合,进村入户开展宣传,“点对点”提示风险,揭示养老、投融资、房地产、文旅、黄金托管等案件高发领域欺骗手段,让群众看得懂、听得进、有触动。大姚县融媒体中心还适时推出《如何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等特别节目,通过“浸润式”宣教增强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图为金融机构向广大群众普及金融知识。
创新治理,让非法金融无路可逃。面对非法金融活动的“七十二变”,大姚县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紧盯网络借贷、私募基金、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建立网格排查机制,网格员定期走访收集可疑线索,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开展随机检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金融机构充分发挥营业网点宣传“前哨岗”“桥头堡”作用,将防范非法集资融入产品销售、业务办理等环节。针对农村地区金融知识薄弱的现状,大姚农商行创新推出“乡村振兴贷”“蚕桑贷”“百合贷”等产品,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融资,从源头压缩非法金融生存空间。
全民共治,让防非反诈成为行动自觉。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如何从政府“独角戏”变为全民“大合唱”,大姚县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在2025年“金融安全守护行动”中,大姚县各职能部门开展“扫户式”宣传,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宣传环保袋4680余个,播放宣传标语2860余次。群众通过“12345”热线举报问题线索,自发形成“安全示范户”,“人人都是监督员”的共治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