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新闻信息 >> 部门动态 >> 正文

六苴镇:聚力实施“三项计划”提升各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质效

日期:2025/09/25   作者:   来源:大姚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点击:

六苴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把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三项计划”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和基础工作,加强政策的系统性和协同性,结合实际、精准施策,推动“三项计划”见行见效,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群众心灵深处。

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架好共同成长新桥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学校工作中,同学校党建、学科教学、德育工作、校园文化、红色教育、传统节庆相结合,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各学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进“三会一课”、主题队课、思政课等,以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各族青少年手拉手活动及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读书分享等形式深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全面筑牢各族青少年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年内,全镇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学习活动等2场次,参与各族青少年150人。充分发挥育人主阵地作用,吸收各民族学生就地就近上学,实行混班教学、混合住宿,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组织全区各中小学开展“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文化“互嵌”、学习“互嵌”、生活“互嵌”。

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开创民族共融新局面。每年举行“万名党员进党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培训班,传达学习中央省州县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重要回信精神。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和下村入户契机,开展民族理论政策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理论宣传活动200余次,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不断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融情融志,奠定“互嵌式”思想基础。坚持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招收各民族职工,举办“春风行动”就业专场招聘会,推介了大姚县南山坝幸福里社区提供的技术员、机修工、车间操作工、外卖员、打包员、采摘员、冷库工等19个岗位;针对青壮年劳动力,重点推介了上海市嘉定区、福建省厦门、泉州等地九牧厨卫、路达等大型企业的40余个岗位,实现“互嵌式”共事目标,并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咨询服务,认真宣传好创业扶持补贴、职业技能培训等政策。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抓手,有效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配套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带动各族群众就近就地务工,增加农户务工收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保障,真正构建了“小网格、大融合、同幸福”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拓宽同源共流新形态。以“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形式,把话筒递给群众,把舞台交给群众,充分发挥各族群众在文旅事业中的主体作用,常态化、经常性开展“文体活动节”“趣味运动会”“红色观影日”等载体活动,以每个村社区出一个节目等方式,搭建群众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注入强劲文化动能。深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鼓励民族刺绣传承人、非遗传承人走进农村农户,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波西村“花桥”的修复,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搭建起各族群众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凝聚民族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