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街镇深入实施青少年交流计划、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计划,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扎实行动,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深度互动与团结融合。
推进青少年交流,播撒民族团结的青春种子 。搭建多元交流平台。积极组织各族青少年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文体活动,以丰富大学生暑期生活,促进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目标,营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氛围和环境。开展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各民族民间艺人、文化传承者走进校园,为青少年展示传统技艺、歌舞表演等,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推动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开设多元文化课程,讲述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等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每年农历四月八日举行民族传统节日“太子会”,都邀请各中小学校参与民族文化活动。由各民族学生通过歌舞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并在一些传统节日时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文体娱乐活动。举办民族传统文化(彝绣)培训活动,组织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家庭”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共筑中国梦”“续写誓词碑精神 我们都是收信人”、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鼓励各民族群众相互学习借鉴优秀文化成果,在文化交流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通过青少年交流计划的实施,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种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培养了他们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团结友爱精神,为民族关系的长远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互嵌式发展,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格局。打造多民族互嵌式社区,集中开发建设新集镇,建设民族文化广场、民俗风情街等公共空间,为各民族居民提供交流互动的场所。同时,鼓励各民族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相互信任。加强少数民族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就业形势,开设各类实用技能培训班,如水电工、电商运营、畜牧养殖等,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龙街幸福里,倡导各民族员工平等相待、团结协作,鼓励企业吸纳少数民族劳动力就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有力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与发展。
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旅融合架起民族沟通桥 。深入挖掘龙街民族文化和自然资源,精心设计开发多条特色旅游线路。如龙街镇“徐霞客游线”、马帮文化“灵关古道”线路,游客可以沿着线路参观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民俗博物馆等,领略不同民族的建筑风格、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培育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民族旅游文化品牌,通过举办民族文化旅游节、民俗文化展览等活动,提升地区民族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龙街镇的太子会农耕体验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年,全方位展示了当地的民族文化魅力,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体验。在具备条件的村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宿、酒店,提供符合各民族游客饮食习惯的餐饮服务。如,对美泗村进行保护和开发,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和古村落保护项目及彩色水稻项目,提高了美泗村传统古村落的知名度,前来观赏的游客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