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解决投资项目前期审批环节多、耗时长等堵点、难点问题,大姚县行政审批局先行先试,以“五个一”举措不断提升“以函代证”简易审批质效,有力保障县内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建设单位自愿申请,“一表真实反映困难诉求”。符合“以函代证”适用范围的项目建设单位,根据项目需求自愿向县自然资源局或县行政审批局提出申请,并填报审批受理申请表,根据项目需求从14个“以函代证”审批事项中精准选择服务事项、提出服务需求,若项目建设单位需提出的审批服务不在14个审批事项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申请事项,在申请表中一并填报,便于审批单位“一表锁定”服务对象需求和存在困难。
核心部门严格把关,“一图清晰把准审批流程”。县行政审批局、自然资源局、发改局、住建局等作为“以函代证”审批受理的核心部门,立足项目性质和建设内容,依据《大姚县工程建设项目“以函代证”审批流程图》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符合受理条件的即时审核受理,申请表经县自然资源局审核后即可确认受理“以函代证”审批。同时,项目建设单位向县自然资源局和县行政审批局提交《大姚县“以函代证”审批承诺书》,承诺未完成土地、可研、环评、规划等所有“以函代证”审批事项正式批准手续前不得开工建设。
审批团队联合会商,“一方案有效化解审批堵点”。县行政审批局牵头按照“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批人员”的要求于1个工作日内组建“以函代证”审批队伍,围绕确认受理的“以函代证”项目召集审批事项涉及部门有关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进行联合会商,集中对项目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判并形成个性化服务方案。
服务专窗合署办公,“一专窗全面优化服务效能”。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以函代证”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帮办代办”专窗。县自然资源局审核受理“以函代证”项目后,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可到县政务服务中心“以函代证”专窗递交材料,专窗工作人员根据项目个性化服务方案,提供帮办代办等服务,相关部门接到审批任务后即时办结“以函代证”审批事项,并将审批结果反馈至“以函代证”专窗。专窗工作人员再以电话通知、书面送达、上门送达、邮政寄递等方式将“以函代证”审批结果送达申请单位,让申请单位办事全程无忧。
行业部门联合预警,“一机制精准压实监管责任”。聚焦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环节,推行信息互联共享和逾期预警机制。涉及项目审批和监管部门在“以函代证”审批意见函发出后,联动推进项目监管工作,在关键节点适时“亮灯”提醒,督促项目建设单位积极主动办理“以函换证”。对于“逾期”未申请更换的项目,行业主管部门通过电话、提醒函等形式,进行“预警”,若仍不及时更换的,由相关监管部门发出书面整改通知,督促建设单位限时整改,不按要求整改的将进行联合惩戒,切实保障项目质量和安全符合规范要求。
自实施“以函代证”简易审批改革试点工作以来,累计开展“以函代证”审批项目14个,出具“以函代证”审批意见函38份,“函后换证”26份,项目审批提速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