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姚县切实把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狠抓交易各环节流程操作,着力履行“事项公开、集中办理、限时办结、群众满意”的四项服务承诺,做到阳光交易、规范管理、依法办事,持续推动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领域作风转变效能提升,不断营造公开透明的招投标环境。

一是规范开评标区。以新政务大厅搬迁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交易场所功能布局,规范打造公共服务区、开标区、评标区、述标谈判区、监督见证区,实现开评标独立分区,评标区封闭管理,确保互不干扰。
二是规范受理服务。坚持“程序法定、效率优先”原则,推行项目容缺办理审批手续和进场前告知承诺制,行业监管部门和交易中心合署现场办公,全链式办理项目进场受理、审核验证业务,优化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流程,确保交易“过程透明、操作规范、运行高效”。
三是规范评标见证。强化交易监管业务培训,常态化开展交易项目巡检,借助监控见证系统,对开评标室等功能区域全程见证,全过程留痕,实现交易过程可查询、可追溯。
四是规范信息公开。梳理全县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清单,按要求公开核准信息、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结果、合同订立信息、合同履行、变更、澄清等11项内容信息共计67条,做到应公开尽公开。
1至7月,共组织公共资源进场交易项目23宗,交易金额达6.93亿元,节约资金1024.8万元,增值资金72.13万元,释放、盘活投标企业原需交付的保证金273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