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是城市建设的“线装书”,承载着人们栖居的记忆和当下。随着岁月的风雨剥蚀,这些小区与快速发展的时代逐渐剥离,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老旧小区改造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消除危险隐患、创造美丽环境、完善城市功能,达到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环境的最终目的。
2019年以来,大姚县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19—2021年先后对69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改造内容包括供水管网、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道路及场地改造、停车泊位改造、绿化提升、加装照明设施、房屋楼道整修、屋面及建筑外立面修缮、配套消防设施、小区监控系统及门禁系统完善、燃气管线建设、整治私搭乱建及架空管线、完善环卫设施、公厕提升、增设宣传栏等,项目总投资19036.73万元。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2个小区(食品厂小区、供销社小区),改造面积0.73万平方米、栋数7栋、户数73户,可研投资820万元;2020年改造34个小区,改造面积13.78万平方米,栋数164栋、户数1121户,可研投资10397.73万元;2021年改造涉及33个小区,改造面积5.735万平方米、栋数81栋、户数715户,可研投资7819万元。在全州率先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工作。通过整治改造使老旧小区从里到外焕然一新,真正实现了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双提升,形成了“政府主导、群众决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老旧小区改造“大姚经验”。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机制,破解“政策”难题
大姚县坚持高位推动,强化机制建设。全县上下立足工作实际,积极主动作为,建立并完善了各项扎实有效的制度,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稳步前行。建立职权明晰、分级负责的领导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统筹兼顾。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从困扰居民多年的小区“老大难”问题出发,运用系统化思维,统筹多部门协同发力,着力解决难题。
(二)集思广益,破解“面子”“里子”难题
大姚县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局认真对照相关文件要求,全面摸排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存在的配套设施短板弱项,会同相关部门和专业运营单位,联合排查消防、燃气、电力、排水、供热等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公共空间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针对养老、托育、停车、便民、充电桩等设施摸排民生设施等缺口情况。针对摸排情况,将安全隐患多、配套设施严重缺失、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的城镇老旧小区,优先纳入年度改造计划,科学编制老旧小区年度改造方案。
(三)自力更生,破解“票子”难题
大姚县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规范项目审批程序,县人民政府作为联合审查主体,加大项目统筹力度,落实专业运营单位的出资责任和安全责任,扎实做好项目实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资金保障措施,将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参与投资项目,节约集约规范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设施建设。
二、特色亮点
(一)党建引领,业主委员会全程参与。成立业主委员会,创建“红色物业”,有效解决老旧小区改造推进难、改造难、治理难的问题,强化建后管理。小区党支部书记和业主委员会主任全程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中的沟通协调,业主委员会研究制定出台《业主委员会工作职责》《小区管理办法》《小区公约》等一整套切实管用的小区服务管理制度。
(二)加大宣传,多方筹措改造资金。我县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来源主要为“三个一点”,即:各级财政补助一点、涉改居民自筹一点、管线单位投入一点。供水、供电、供气、网络通信、有线电视等有关部门和经营单位明确设施产权归属,落实改造责任,通过直接投资、落实资金产权收益等方式参与老旧小区改造。
(三)拆除违章建筑,完善小区公共服务设施。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对多年未能拆除的违章违法建筑进行清理拆除,对排水系统进行雨污分流改造,规范停车位,保障消防通道畅通,实现管线入地,配齐绿化照明,配套安防措施,彻底改变老旧小区脏、乱、差,切实提升小区人居环境,完善小区公共服务设施。
(四)加强协调,打通群众之间的“隔心墙”。根据老旧小区情况,因地制宜实施连片改造,实行统一设计、统一改造、统一管理,拆除老旧围墙,拓展公共空间,实现公共资源共享。
三、取得成效
(一)通过屋面防水、保温改造,外窗台遮阳棚改造,屋面落水管,太阳收集管改造,公共楼梯间以及水、电、气等老旧小区整治改造,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二)通过进行公共配套设施改造,针对停车位少,道路破烂不堪,小区无路灯、无消防,无监控设施、无充电桩、无物业用房、无物业管理等配套设施不完善问题,通过整治改造一并解决,满足了居民生活需要,增强了小区居民生活幸福指数。
(三)通过实施雨污分流,重做雨污分流管道以及窖井、化粪池,解决小区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通过强弱电杆线入地,解决杆线乱搭乱拉及安全隐患问题;通过空间改造及绿化提升,合理布置绿化宣传牌,有助于提升群众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使小区整治改造成果得到永久性管护。
(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三分建、七分管”,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移交给小区业主委员会,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与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社会治理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红色物业”建管作用,创新老旧小区自治管理模式,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一帧帧暖心画面、一项项暖心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我县用“民生套餐”为百姓幸福加码。环顾大姚县城,处处展现着生机与活力。一个个新变化,是老旧小区改造给市民带来的新体验,生活在这座城市,处处洋溢着改造带来的福利,这座城市已然翻开百姓期待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