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信息 >> 部门动态 >> 正文

大姚县聚焦“四个着力”增强民生福祉

日期:2023/06/01   作者:罗国伟   来源:大姚县民政局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举措,大姚县立足民政工作“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聚焦“四个着力”精准落实兜底保障政策,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着力营造全民知晓参与氛围。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民政政策宣传结合起来,不断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开展惠民政策宣传进万家活动,针对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民政惠民政策开展宣传,面对面向群众讲解社会救助政策的申请、受理、审核程序及救助标准等,形成了用政策排忧解难、用行动温暖民心的良好氛围。去年10月以来,县乡村三级共举办不同规模的政策业务培训班16场次,参训人数2650余人次,在各类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信息40余条。

开展低收入家庭摸底排查,着力提升困难群众满意指数。加大困难群众入户走访和预警监测力度,建立完善《大姚县社会救助主动发现监测工作台账》,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从“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指导各乡镇对辖区内低收入人口开展摸底排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相应救助范围,对不符合条件的建立数据库,纳入监测范围,不漏一户一人,做到早发现、早救助、早帮扶。截至5月31日,累计梳理反馈预警监测对象8576人,主动发现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保障对象1894人,纳入临时救助对象378人,纳入低收入人口实施动态监测5304人。

建立困难家庭工作台账,着力推进救助服务精准化。全面掌握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家庭、独居高龄老人家庭等特殊困难家庭的生活状况,长期跟踪关注。对特殊困难家庭建立一户一册关心关爱台账,如家庭发生变化,适时启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推进精准化救助,将符合社会救助保障政策低收入人口及时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等保障范围,做到“主动发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截至5月31日,城乡低保人数较上年同期增加940人,特困供养对象增加167人,临时救助人数增加46人次,真正实现“凡困必帮,救必精准”的目标。

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兜底救助工作实效。12个乡镇便民服务大厅设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窗口,建立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和网上申请渠道,提升为民办事能力和服务质量,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积极动员困难群众免费开通手机短信或微信提醒,让困难群众清楚自己所获救助情况,努力提升社会救助的可及性和时效性。截至5月31日,全县纳入城乡低保8539户15973人,发放低保金2303.92万元;纳入特困人员供养1305人,发放供养金417.45万元;开展临时救助173户613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62.8万元,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供稿:大姚县民政局 罗国伟 审稿:阿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