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姚县认真落实省州党委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安排部署,始终聚焦“两端”,坚持“三化”,大力实施“一二三”行动,按照“提质、延链、优形、创牌”的核桃产业发展思路,坚持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五化联动”,持续推动核桃全产业链发展。
三项措施优一产。通过建立标准体系,建设优质基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不断提升一产发展水平。一是建立标准体系。制定和推行以“六个一”为主的《核桃种植技术标准》《大姚核桃提质增效十项配套技术措施》,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大姚核桃和大姚花椒综合技术规范的通知》(便笺〔2022〕235号),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全县核桃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生产有标可依、管理有标可循、转型有标引领、服务有标支撑”,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认定为“国家核桃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二是建设优质基地。按照“科技引领、精准施策、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的要求,整合资金153万元,在三台乡、桂花镇高标准建设州县核桃提质增效科技推广示范基地2个,面积400亩,打造100亩以上乡镇核桃提质增效示科技推广示范样板12个,通过县、乡、村三级层层办示范,让群众“学有标杆、干有样板”,大力开展核桃提质增效科技措施,持续巩固165.9万亩核桃基地建设成果,2020年被列为云南省第二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姚核桃),2021年2户企业1.6万亩核桃基地被认定为楚雄州“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三是适度规模化经营。建立龙头企业绑定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利益的“双绑定”联结机制,因地制宜采取订单带动、土地流转、股份合作、托管托养、代耕代种、吸纳就业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三台乡、桂花镇开展了核桃林地资源置换、租赁、代管试点工作,两个乡镇引导林农将12565亩分散核桃林地资源进行整合,经营者从过去的174户转变为84户,逐步实现“小块并大块”的经营方式,加速核桃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统一流转土地,以“党建+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发展多品种种植的发展林下套种模式实现联农带农,增加群众收入。
三项举措强二产。通过龙头企业培育行动、狠抓核桃初加工能力提升,抓实核桃精深加工,切实提升二产加工水平。一是抓龙头培育。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全县有核桃加工商贸企业13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家,开发有核桃炒果、蜂蜜核桃汁、核桃油、核桃烘焙食品等核桃系列产品11个,年加工核桃能力5万吨,核桃精深加工产值25.27亿元。二是抓核桃初加工。2020年以来建设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线51条,其中,一级站18条,二级站33条,增加核桃烘烤产能1.24万吨;2023年正在推进实施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线13条,到2023年底,全县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线建设12个乡镇100%全覆盖,切实降低生产能耗,提升产品质量,减少人工成本,促进林农增收。三是抓核桃精深加工。照延链补链的发展思路,重点推动“水代法”核桃油、核桃休闲食品等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精深化、链条化、集群化发展。2022年全县核桃油产量达1070吨,产值达6162万元,广益公司“广天成”牌核桃油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核桃全产业链聚集发展空间得到拓展。2023年计划投资425.83万元,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大姚县2000吨“水代法”生态制取核桃油项目,建设年产2000吨“水代法”生态制取核桃油大型生产线1条,每小时可加工核桃仁1.6吨,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生产“水代法”核桃油2000吨以上。核桃壳可以加工生物质燃料,核桃分心木可以作为中草药材应用,核桃仁可以榨油(加工食品,也可单独销售),核桃饼粕可以加工核桃蛋白粉、用于制作点心、酿酒等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两项建设活三产。通过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核桃康养旅游,进一步提升融合发展水平。一是强化园区载体建设。建成以核桃加工贸易区、核桃文化产业园、电子商务孵化园、绿色食品冷链物流中心为主的核桃产业园区,入驻园区核桃企业57家,核桃营销大户146户,孵化核桃电商企业41户,年网销核桃6000余吨,销售额达9000余万元;年出口核桃仁2074吨,创汇金额为5807万元(人民币)。投资1782.4万元,实施云南省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扶持8家企业建设核桃仓储保鲜冷链冷库10952立方米;投资2.3亿元实施大姚核桃冷链物流中心基础设施项目,收储土地114亩,建设冷库9101.03m²、厂房31654.44m²,其他相关配套设施4939.6m²,不断强化产业园区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发展核桃康养旅游。开发了“彝王果源”核桃古树果树认养、果权认购小程序,吸引了北京、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的爱心人士和省内的爱心认购者年均认购古树600余棵,认购金额达65万元。投资570万元,推进三台乡核桃森林康养示范基地、核桃康养小镇建设,新建核桃文化长廊1500米、林间小道950米、生态仿古核桃地灯50盏;建设核桃文化遗产展示区3亩、核桃生态观光区100亩、核桃树屋8座、帐篷房6套,建设三台天籁名宿为代表的3星核桃民宿3户,着力打造核桃文化美食节、核桃论坛等“核桃产业+”模式为主导的全产业链旅游业态,积极培育核桃康养小镇、核桃森林公园、核桃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等生态旅游新产业、新业态,形成一条深度探秘大姚的核桃康养精品旅游线路,培植群众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截至2022年末,全县核桃面积165.9万亩,产量4.62万吨,核桃原果销售收入7.16亿元,精深加工产值25.27亿元,核桃产业综合总产值34.03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4033元,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加工贸易规模居全省前列,楚雄州第一,2019年、2022年两次被列为全省“一县一业”(核桃)特色县,核桃产业已成为全县覆盖面最广、汇集群众最多、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大,生态效益显著、持续发展潜力大的特色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