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早谋划”综合部署。年初对基层应急救援和综合治理常备力量建设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按照“先建成队伍、再健全机制,先形成作战力量、再完善功能建设”的原则,全面推进基层应急力量建设。截至目前,全面建成县综合应急救援中队1个和乡镇综合应急救援分队12个。二是“两手抓”组建队伍。一手抓充实人员力量,在县级、乡镇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队和湾碧乡公安特勤队伍现有人员基础上,面向社会发布招聘公告,拓宽人员渠道,劳务派遣221人,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245人。一手抓保障基本待遇,财政新增基层应急救援和综合治理常备力量建设资金1300余万元,确保县城中队人员工资待遇不低于3800元,乡镇分队人员工资待遇不低于3200元。同时,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配置抽水机、水带、破拆工具、救援绳等基本装备,统一配备消防体能训练服等。三是“三完善”健全机制。体系上,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按照“1+2+2”建立县级指挥体系,各乡镇分队按照“1+1+4”建立乡镇指挥体系,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基层治理体系。机制上,制定《大姚县基层应急救援和综合治理常备力量建设方案》,建立统分结合、值班值守、快速响应等7项机制。职能上,先行组建以森林草原防灭火职能为主的专业化、常态化应急救援队伍,后续将在实践中完善气象防雹、地震救援、水旱应急、事故处置、集镇管理、维护稳定及其他应急处置等10项职责,实现从单一救援向综合救援转变。四是“统一化”加强管理。组建横向调度微信工作群和纵向调度电话联络网,建立“5分钟响应、30分钟集结、3小时内投送到灾害一线”的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应急救援力量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援。实行日常组训、岗前集训等,各乡镇中队每天组织不少于3小时常规训练,新招录队员到岗前开展1个月集训,促进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职业化、人员专业化、运行实体化。建队以来,多次参与处置森林草原火警火情和民房火灾救援,在石羊开井节、昙华插花节、三台赛装节、龙街太子会及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一支队伍、一专多能的综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