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年以来,大姚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四下功夫”让重点民生保障成果更多更好的惠及群众。
一、在幼有所育上下功夫
关爱特殊儿童群体,做好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一是强化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和困境儿童底数摸排,加大救助补助政策宣传力度,对符合申报孤儿或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本着应报尽报、应纳尽纳的原则及时纳入保障,2023年新增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5人、孤儿保障3人。二是全力做好困境儿童合法权益保障。截至2023年11月,共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及孤儿“福彩圆梦助学金”61人次94.11万元。认真贯彻落实各类困境儿童保障政策,2023年全县1—11月纳入城乡低保保障的困境儿童共1593人,发放城乡低保金382.8万元。三是全力做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结合“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先后3次深入乡镇开展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发放爱心包120余个,切实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建立健全社会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在暑期期间组织12个乡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全面摸排农村留守儿童底数、分布状况以及当前的生活、监护、教育、健康等情况,并将摸排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全部录入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
二、在老有所养上下功夫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做好养老助老服务,精准实施养老服务保障政策。2023年1—11月共发放高龄补助、长寿补助62123人次,发放资金316.175万元,组织发放4—11月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41.685万元,涉及8337人次。二是持续推动农村养老机构提质改造、消防达标工程。围绕“功能设施配套化、生活起居适老化、明厨亮灶标准化”等工作目标。2023年正在加速推进昙华、桂花等乡镇敬老院实施提质改造工程。持续推进消防达标提升改造工程。三是社区日间照料覆盖率达100%,大姚县辖区内共有24个社区,105个村委会,目前日间照料中心已全覆盖,其中省州拨付资金建设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5个,与敬老院、老年活动室、党员活动室、村委会活动室等整合提供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的共有104个。
三、在弱有所扶上下功夫
做好社会救助服务,稳步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一是精准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兜住基本民生底线。截至11月,全县纳入城乡低保9016户16740人,发放低保金5285.7万元;纳入特困人员供养1427人,发放供养金1675万元;开展临时救助2768人次278.8万元。完善“单人户”施保政策,将符合救助条件的3626名残疾人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实现符合条件的残疾人100%纳入保障范围。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截至11月,全县脱贫户和监测户纳入低保保障2758户7580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225人,监测对象纳入保障覆盖率达61.4%,支撑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加转移性收入2330万元。三是持续优化社会救助申请受理渠道,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申请事项1119件(低保553件,临时救助455件,特困供养111件),已办结1104件,正在办理15件,办结率达98.66%。四是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实现常态化救助帮扶。今年以来,全县正常退出救助对象587人,新纳入社会救助对象1309人,临时救助人数2768人次。
四、在民生所需上下功夫
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提高殡葬管理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快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县殡仪馆桂花火化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大姚县城市公益性公墓(军人公墓)建设,已完成项目指挥部、项目用水机井的建设和用电架设等准备工作。二是持续推进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巩固和深化“活人墓”等突出问题整治规范工作,召开了深化“活人墓”等突出问题整治规范工作会议,制定了工作方案,2022年摸排出大墓551冢,通过植树绿化,于2023年6月底全部销号整治完毕,无增量,实现了活人墓整改全面清零。三是开展丧葬用品市场清理整顿,有效净化了丧葬用品市场。对县殡仪馆、宝山经营性公墓的收费进行了规范,并对收费名录和标准进行公示,让群众明白收费项目及金额,做到清单式消费。开展送葬沿途抛撒黄纸、冥币专项整治工作,并收获了良好效果。
(撰稿:孙利荣,审稿:何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