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信息 >> 部门动态 >> 正文

履行民政职责 助力大姚平安建设

日期:2024/01/03   作者:余永智   来源:大姚县民政局    点击: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重要意义。2023年大姚县民政局通过以平安建设为载体,将化解社会矛盾作为主线,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全面落实政策和民政部门在社会专项事务管理中的各项职责,有效推动了大姚平安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促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织密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采取入户宣传、实地调查等方式,主动对接获取救助线索和诉求,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开展临时救助1098户3756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318.6万元,实现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将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纳入兜底保障人口,今年,全县纳入城乡低保9012户16677人,发放低保金5799.94万元;在重要节假日、工作日不定期开展巡查走访,开展流浪乞讨救助,主动发现,主动救助,年内开展流浪乞讨救助120人次,救助资金1.72万元,送医救治2人次,护送返乡5人次;以村(社区)为依托,采取网格员定期巡访探视、党员或爱心人士结对帮扶等方式,为生活困难的农村“三留守”人员和城市独居、空巢老人等群体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社会救助等服务,年内发放高龄津贴、长寿补助共计347.24万元。

构建综合保护体系,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墙”实施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扶关爱行动,引导督促未成年人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落实服刑人员、涉毒人员子女监护救助工作;积极构建“六位一体”综合保护体系。牵头大姚县未成年人保护各成员单位相继开展了“守候成长 共护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系列专项行动,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强化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培训管理,落实全县12名儿童督导员和129名儿童主任儿童福利工作轮训;兜底保障困境儿童基本生活,2023年全县未成年人纳入临时救助234人72.35万元。未成年人纳入城乡低保保障1768人389.65万元。持证残疾儿童中纳入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196人26.52万元。全年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731人次91.08万元。

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实现纠纷有效化解。结合民政领域工作,大姚县民政局年初制定方案、制度,专人负责按要求开展命案防控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工作,不定时开展排查情况分析调研,每月对民政领域的矛盾纠纷进行定期排查分析,2023年以来,共排查出民政领域矛盾纠纷10件,已经全部调处完毕。

畅通民众信访通道保障信访合理合法安排专人负责民政领域信访工作,并针对民政工作特点,补充和完善了信访工作制度,加强信访人员对《信访条例》和民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完善了责任追究制以政策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本进行查办、督办。2023年以来,受理接访信访件12件次,已办理完结;答复门户网站咨询留言10件次;营商环境举报投诉平台受理3件次,已按要求办理完结;领导干部接访31件次,接待信访人42人次,领导干部主动下访30余批次,答复信访人53人次。未出现信访积案,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达100%,信访事项按期办结率达100%,信访事项处理群众满意率达100%,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平安建设。

做好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安排服务窗口对服务群众进行宣传引导、微信/QQ工作群不定时发布工作提醒、醒目位置摆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宣传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要求干部职工接到“12340”电话,积极接通回答问题。组织干部职工深入“网格区”、社区、挂包扶贫村开展平安建设、社会治理、扫黑除恶、养老防诈骗、爱国卫生、禁毒防艾、普法、市域治理、环境整治、文明引导、安全维稳等系列宣传活动,活动共发放相关宣传材料600余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群众认可度,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转化为安全感满意度。

(供稿:余永智 审稿:何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