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信息 >> 部门动态 >> 正文

大姚县“交通+邮政”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日期:2024/02/19   作者:县交通运输局   来源:    点击:

近年来,大姚县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全面畅通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促进交通运输、邮政快递资源整合,延伸服务链条、拓展服务领域,实现快递进村、山货进城,助力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

一、机制融合,统筹协同一盘棋。统筹利用各部门支持政策,促进各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完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上下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协同参与的客货邮融合发展协调联动机制,健全以交通运输、邮政、供销、商贸等部门协同配合的联席会议制度,协商站场资源共享、运力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二是构建职责分明行业管理机制。成立邮政业安全发展中心,将邮政快递发展服务、监督管理、寄递安全等职能划转到县邮政业安全发展中心,由县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有效破除行业管理壁垒。三是推动形成“交邮快商”融合发展合作机制。借助楚雄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大姚分公司与楚雄德开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机会,实现客邮运力共享、客邮场站共用、交邮驿站共建。

通过客货邮融合发展,打造农产品上行和快递下乡

二、站点融合,城乡物流一张网。按照“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原则定位,形成覆盖城乡的“1+11+40”三级物流网点。一是建设县级物流运输服务大本营。加强与邮政、供销、快递、电商等行业企业衔接与融合,依托汽车客运站建成集统一协调、集中揽收、分拣派送、仓储转运、信息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县级农村物流集散中心,同步建设大姚县土特产品展示厅,配备物流、信息服务等信息化管理系统。二是打造乡镇物流运输中转站。统筹利用乡镇客运站点资源,建设具有客运服务、物资仓储、快递分拨、电商推广、便民服务等功能的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12个,实现节点网络共享,运力资源共用。三是布设村级物流运输终点端。依托村级活动场所、邮政代办点、小超市、供销社等场地融合改造村级客货邮服务网点,统一服务标识,制定服务规范,覆盖率达100%,全面构建县、乡、村客货邮全域融合网络。

建立县级分拨中心,实现统仓共配

三、运力融合,交邮合作一股绳。以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为契机,构建“农村客运+农村物流+邮政快递”融合发展体系。一是客运定点定时带货。在县级农村物流集散中心对所有“下乡快(邮)件”集中分拣,充分用好42条客运班线、141辆客货邮客运车辆运力,定时将货物直接送达乡镇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点,实现客货同网,沿途乡镇物流24小时内送达,快递费用降低50%以上。二是快递物流高效送货。创新“物流信息平台+企业+社会运力+服务站点”物流配送模式,有效整合交通运输、农村物流和邮政快递企业及美团社区团购力量,构建共同配送、集中配送机制,节省人力、提高配送效率,促进农村物流资源高效集约配置,践行绿色运营。

乡镇物流运输中转站

布设村级客货邮网点

四、信息融合,产业发展一条龙。深化智能数据信息化应用,推进运输信息、电商信息融合发展,形成“互联网+智慧交通+快递物流”“物流+特色农业+电商”双循环大格局,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物流快递“最后一公里”。一是信息入户,提升群众幸福感。加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公交企业、商务主管部门、物流企业之间信息共享,推广应用楚雄州城乡高效配送物流服务信息平台和“城乡达”APP,实现客运信息查询、物流邮政快件订购查询、农产品展示售卖及客运车辆动态监控等功能集成,实现人、车、货、站、线要素精准匹配、资源共享。二是农货出村,延伸服务产业链。依托省供销社开发的“云品惠”商城平台,搭建线上线下多业融合平台,打通农产品、工业品和商贸品城乡双向流通渠道。积极推动“塔韵蜻蛉”电商品牌培育,“倮哩倮”“彝丽”等本土电商企业利用线上展销、直播带货等渠道拓宽农产品销售,促进农产品变商品、农村资源变资产、传统农民变新型职业农民。2022年,大姚县电商企业达75户,网络销售额达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