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赵家店镇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以“五抓五共”思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镇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2017年,被命名为楚雄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2022年被表彰为楚雄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党建引领抓统筹,干群共谋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基础
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镇、村(社区)成立创建领导机构,高位推动创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牵头负责、行业站所履职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第一议题”,纳入全镇各级党组织全覆盖学习的重要内容,确保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站位高、聚焦准、措施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基层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及大比拼综合目标考核,较真碰硬促推进。
文化浸润抓宣传,同心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把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切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员教育、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宣传教育体系,打造主题街区1个、主题展室1个、主题广场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2个、实践点130个,树牢“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意识。用好主题街,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把“火把节”打造为各族群众共有共享的文化印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放光彩,形成各族群众共同的精神支柱、文化依托。
创新驱动发展,携手共促各族群众共创幸福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高原山地畜牧、光伏风电绿色能源、康养旅游、电商物流五大产业,已建在建光伏项目、风电项目等新能源装机达60万千瓦,温泉民宿、紫丘生态公园等一批特色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特色旅游、休闲康养、田园体验成为各族群众增收新的增长极。投资6900万元的赵家店灌区供水工程有序推进,完成土地整治旱改水项目690.46亩,补充耕地421.75亩,集镇“一水两污”、智慧停车场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基础不断夯实。2022年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29元,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更可持续。
用心用情抓“三交”,聚力共奏民族团结进步融荣乐章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90户316人“直过民族”搬迁群众移民安置工作,群众收入从搬迁前的人均不足1000元增加到19000多元,实现“日月换新天,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性跨越,成为“直过民族”搬迁群众“搬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示范典型。常态化组织各族青少年、学生代表到昆明、楚雄等地参加夏(冬)令营、学习交流、足球比赛等主题实践和研学活动,教育和引导各族青少年增强“五个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于各族青少年心中。精心举办“火把节”“杨梅节”“农民丰收节”等农文旅活动,每年吸引20多万各族游客到赵家店观光游览,旅游收入达500万元以上,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普法强基抓治理,全力共绘民族团结进步和谐画卷
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修订完善村规民约130个,组建普法宣传队14支,深入宣传《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主题宣传40余场,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建立“四个一两回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持续做好常态化扫黑除恶、防邪反邪、命案防控、平安创建等工作,扎实开展“缉枪治爆”“两抢一盗”“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整治行动。多年来,未发生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和涉民族网络舆情,各族群众和谐共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良好氛围全面形成。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