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紧日子不是权宜之计、一时之举,而是事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长久之计。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有关过紧日子要求,把好“思想关、源头关、支出关”3个关口,推动党政机关养成过紧日子习惯,节约财力保障民生支出。
一是把好思想关,树牢“过紧日子”意识。大姚县委、县政府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财政形势,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作风,倡导勤俭节约办事业。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大姚县厉行节约过紧日子18条措施》、《大姚县坚持过紧日子优化支出结构支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方案》等规章制度,把过紧日子纳入年度财政督导的重要内容,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督促各乡镇、县级部门落实过紧日子的具体措施,把能省下的钱坚决省下来。
二是把好源头关,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在预算编制中,组建预算编审委员会充分论证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资金来源,非急需、非刚性、非重点项目一律不予安排;500万元以上重大建设项目必须开展绩效评估,对县级项目定期开展绩效评价和监测,根据结果及时调整项目预算,优化配置资源。预算执行中,除应急突发事件外,原则上不出台新增支出政策,必须新增的临时性支出,主要从部门预算经费或经批准的专项资金等既有预算中调剂。
三是把好支出关,落实落细工作要求。抓住创建内控示范县的契机,全面推进所有预算单位内控制度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部门财务规章制度和内控制度,严格经费开支报销审批管理,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公务卡制度,坚决堵塞支出漏洞。严禁超预算、超标准列支“三公”经费,原则上不安排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坚持“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对编外人员实行额度管理,以2022年为基数逐年压缩,编外人员经费实名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进行预算,经费规模只减不增。严格控制节庆、展览等大型活动的举办规模和经费支出,地方组织的插花节、赛装节、火把节等地方文化活动,交由社会组织或企业主办,通过企业赞助、广告费、摊位租金等方式筹资,原则上不安排财政资金。
节用是手段,裕民才是目的,2023年,全县一般性支出较上年压缩5%,“三公”经费支出只减不增。编外人员额度压减52个,编外人员经费只减不增,差额单位财政补助压减722万元。在压降一般性支出的同时,通过积极统筹财力,优化支出结构,“三保”支出和民生支出保障有力有效,全年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较上年增长8.7%,实现了教育、社会保障、乡村振兴等事关群众的民生领域支出持续增长,有限的财力发挥了最大的社会效益、民生效益,实实在在把党政机关紧日子换成了群众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