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电影《马缨花红了》在桂花镇大村村委会正式开机拍摄。这部电影的开机不仅是文化创作领域的一件盛事,更是桂花镇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奏响的一曲新乐章,为民族团结之花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桂花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少数民族聚居镇,这里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有保存良好的彝族特色民居垛木房,还有独具风格的民族服饰百褶裙等。近年来,桂花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2017年被命名为楚雄州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乡镇,2019年马茨村被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电影《马缨花红了》选择在桂花镇开机拍摄,不仅是对当地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更是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有力宣传和推动。开机仪式现场,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展现出各民族团结一心、亲如一家的浓厚氛围。这不仅是电影拍摄的精彩开场,更是当地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其中,为电影的拍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这不仅是电影创作与民族文化的一次深度融合,更是各民族在共同的文化创作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解、增进感情、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将桂花镇民族团结故事传播到更广泛的地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和魅力。
桂花镇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持续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引导各民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各族群众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形成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社会氛围。电影《马缨花红了》的开机拍摄,为桂花镇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各民族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
下一步,桂花镇将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将借助电影《马缨花红了》的拍摄契机,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桂花镇这片土地上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