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河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科学定位、厚植优势,确立了“管好核桃、花椒、板栗‘三棵树’,种好烤烟、蔬菜‘两片叶’,养好一群畜”的发展思路,实现产业发展多点突破、遍地开花。2020年,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774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县第一。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三岔河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实际,主动担当作为,带领人民群众兴产业、拔穷根、奔富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创造了“山区还比坝区富”的奇迹,向建党百年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产业发展劲头足
初夏的三岔河骄阳似火,核桃挂满枝、花椒吐新绿、板栗花正开、烤烟移栽忙、牛羊满山跑……一幅幅幸福生活的景象映入眼帘。
“十一五”以来,三岔河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科学定位、厚植优势,确立了“管好核桃、花椒、板栗‘三棵树’,种好烤烟、蔬菜‘两片叶’,养好一群畜”的发展思路,实现产业发展多点突破、遍地开花。2020年,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3774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县第一,创造出了“山区还比坝区富”的奇迹,涌现出了李家银、张学成、曾照荣等年入百万的“深山富翁”。
烤烟生产再扬帆,新兴产业崭头角。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基地示范、创新引领,狠抓烟叶生产各项科技措施落实,烤烟成为三岔河镇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叶”。2020年末,收购烟叶117万公斤,总产值3219.7万元,户均烟叶收入9692元,烟叶产量和产值均位列全县第二,户均种烟面积和烟叶收入居全县第一。
经过多年的努力,三岔河镇的人均收入率先突破万元,但勤劳的三岔河人民并没有“小富即安、小富即满”,贡菜、红花、魔芋等新兴产业陆续步入了三岔河产业振兴的大舞台。截至2020年末,红花种植面积达2000亩,户均收入2167元;贡菜1000亩,户均收入2408元;魔芋3500亩,户均收入3160元。
人勤地生宝,养畜奔富路。一手抓科技帮扶、政策引导,动物疫病防控有力有序,生猪产业实现逆势增长,成为了群众稳增长的重要支撑,2020年全镇畜牧产业产值达8302万元。
十指弹琴谋发展,户均收入达万元。通过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干部帮扶、基地带动、科技助力,主打核桃、花椒、板栗三大绿色产业,实现户户都有林果园、家家都有致富路。截至2020年末,三岔河镇核桃种植面积15.83万亩,产值9971万元,户均收入30015元;花椒种植面积6.3万亩,产值2025万元,户均收入6095.7元;板栗种植面积3.2万亩,产值1520万元,户均收入12460元。“三棵树”成了三岔河群众的“绿色银行”“养老保险”。
生态建设带红利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五月的三岔河可谓处处皆为景,步步入画来。
三岔河镇昔日毁林开荒的“伤疤”已不复存在,而今跳起了生态富民的“舞步”,旧貌换了新颜。近年来,三岔河镇全力建设生态文明,让“绿色福利”和“生态红利”惠及越来越多的群众。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河(湖)长制、门前五包责任制全面落实,巡查、保洁、经费筹措、奖勤曝懒等工作机制全面建立,渔泡江十年禁渔、爱国卫生“7+3”专项行动全力推进,“清废行动”扎实开展,农村污染源、河道水域岸线、违法占地建房整治有效开展,森林资源管护与生态监管责任全面落实。截至2020年末,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13.64万亩,累计兑付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退耕还林补助512.01万元,森林面积达19390.29公顷、森林蓄积1266786立方米、覆盖率达63.5%。
依托丰富的经济林果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三岔河镇大打“生态牌”,催生出了“十里核桃谷、沿江花椒景、深山板栗园、嬉戏渔泡江”的别样乡村景致,荃玛箐的清凉之美、渔泡江的清澈之美、“朵腊休闲园”和格谷“月亮湾”的体验之美、高山野生菌的采摘之美、沿路特色小吃的味觉之美,吸引来了众多游客,村民鼓了腰包,甜了心头。
一年前进一大步
三岔河的发展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财政一事一议”、地方债券项目、中央统筹整合项目、中央财政专项项目、沪滇扶贫项目、50户以上公路建设项目等加快推进,三岔河至插朗哨段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共硬化道路206公里,全镇道路硬化率达53%。“晴天满身灰,雨天两脚泥”已成为过往。如今路宽了,家里买车的群众也越来越多,现在几乎家家都有摩托车,三分之一以上的家庭有了小汽车,“行路难”变成“易出行”。
“小青瓦、黄土墙、屋外下雨、屋内滴答”是三岔河曾今一代人的深刻记忆。脱贫攻坚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主动担当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深入推进,“大圆柱子砖混墙,里里外外亮堂堂”成了三岔河镇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记忆里,老人口中常念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而今,琳琅满目的服饰走进人们生活,随着网购的普及和快递服务点的开通,群众对服饰的选择更加丰富、方便,手机上下单,一周内必达。这些均得益于三岔河镇推进4G网络建设和电视接入的普及。2020年末,三岔河镇4G网络实现全覆盖,卫星电视接入率达100%。
一颗颗“金银果”充盈了乡村山寨群众的“钱袋子”;一片片“金叶子”敲开了群众的“致富门”;牛儿壮,羊儿肥,一抹浓绿绘新景,绿水青山带笑颜,处处透着产业之美、生态之美。三岔河镇生活美、日子“甜”,幸福已出彩,未来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