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姚县北部45公里处,有一个名叫六苴的小镇。那里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差1030米,8个村委会地势不同、气候各异。簸箕河、六苴河、者纳么河,三条河流由西向东贯穿全镇,各村水资源丰富。
近几年来,六苴镇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方向,摸索有六苴特色、适宜六苴气候、环境特点的产业发展路子,全镇大力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工程,确立了各村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小、特、精、专”发展定位,在巩固烤烟、核桃、花椒等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养好小猪猪、种好小百合”为带动的特色种养殖发展体系,各村各显神通、各尽其能,稳步推进产业发展。

小。六苴属山区,山地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运用,六苴便另辟蹊径,大力发展养殖业,波西村委会率先引进藏香猪,整合农户力量,统一发种、小规模分散养殖、集中销售,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现在波西藏香猪养殖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示范带初具雏形,带动了全镇黑山羊、肉牛、山地鸡等牲畜的养殖,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特。六苴镇依托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取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百合之乡”为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百合特色产业。引导群众种植、提高种植技术、培育产业品牌、开拓销售渠道,2017年以来,六苴镇年均百合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亩左右,产量在3000吨,不仅擦亮了六苴“百合之乡”名片,更为助推乡村振兴发挥了显著成效。

精。2014年,双河村委会因地制宜,改良了传统产业柑橘种植:精选引进椪柑品种、党员示范带动、成立合作社、外出参观学习种植技术、精细化管理,打开入园采摘、网络销售、市场销售等销售渠道,到现在,双河村委会柑橘亩产2500千克,每年亩产收益在14000元以上。双河柑橘的种植,成为群众进一步探索、发展种植业的催化剂。
专。在传统产业上,六苴镇也当仁不让。稳步推进粮烟、魔芋等传统产业种植,推广种植技术,切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粮食产量5800吨逐年上升,持续开展核桃、花椒提质增效,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和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抓好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和“绿色食品牌”示范产业基地建设,为后续产业推陈出新提供有力保障。
在产业这条路上,六苴镇扬长避短、集思广益,大力培育“一村一品”,每个村因地制宜、群策群力,围绕“做专传统产业,做精新型产业,做特六苴产业”,以点连线、以线推面提升农业水平,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