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好,好桂花,众人都道桂花好”正是桂花镇百姓心声的真切表达。365天甘甜的山泉水、四季常新的山珍、呼吸间泥土与花草的清香、树上结出的“金果果“、池塘游动的“致富鱼”、地里盛开的金银花,让彝家儿女增收致富有奔头,日子喜滋滋。这一切,源于桂花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守护绿水青山,筑牢绿色本底。桂花镇山峦起伏,雨热同季,年均气温12℃,降水960毫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30万亩森林,森林覆盖率超7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超90%,8条河流润泽一方。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压实112名护林员和17名河长责任,2025年1-8月累计巡林182次、巡河264次,开展清河行动6次,清理垃圾4.6吨,义务植树5.76万余株,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做强生态产业,实现“三生”共赢。立足资源优势,“靠山吃山”,让“绿资源”变“金钥匙”。野生菌年交易量达1000吨、交易额1500万元,香椿、蕨菜等山珍产值300万元,华山松籽年产值超1000万元。林下种植中药材1万亩,产值突破1000万元;发展林下养殖大户20余户,产值126万元。“靠水吃水”,让“冷水资源”育“增收活水”。建成智慧养鱼基地,投放鲈鱼、黑鱼等20余万尾,预计仅鲈鱼产值就达300万元,为9个村集体增收超万元。
发展乡村旅游,激发绿色活力。春季探日出日落,赏万物复苏;夏季品野生菌火锅,观千亩高山杜鹃,秋季游高山草甸,享核桃丰收;冬季观帽台雪景,品署立里篮球文化。桂花镇依托优良生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25年“五一”假期吸引游客3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50万元。“云岫彝林”民宿负责人高培富表示:“百草岭景色优美,游客慕名而来,我们的民宿自开业以来预订火爆。”跟着赛事去旅行、体验篮球文化,“旅居桂花“正成为户外爱好者的不二之选。
白露将至,桂花镇15.1万亩核桃林即将迎来丰收,预计产值达8906万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8032元。核桃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如今的桂花镇,正在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群众在绿色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百姓增收与乡村振兴共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