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碧乡坚持党建领航,推行“四种模式”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积极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2021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36.3万元,全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多点开花”局面。
推广“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打好党建领航“引领牌”。全面推进“基层党建持续深化年”各项工作,围绕目标定措施,坚持按照“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合作社发展产业、产业链接农户”思路,致力形成合作共赢的良好格局。依托湾碧乡沿金沙江干热河谷经济带发展契机、统筹兼顾高山片区畜牧养殖、沿江片区热果种植,着力打造大姚万亩芒果园。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紧密联合体,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9家,2021年培养基层党组织带头人67名,培树优秀党员26名、致富带头人12名,进一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引擎。
运用“流转并地”模式,打好土地资源“整合牌”。合理整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将部分闲置、分散的地块通过流转、互换等方式“小块变大块、多块并一块”,为推进产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供坚实基础。腊务堵村、纳那村、湾碧社区等通过互换、流转、租赁等方式整合土地资源,逐年扩大芒果、甘蔗、沃柑等作物种植,改良优质品种,打造乡土品牌,逐步形成了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合作社销售的规模化经营模式,每年实现增收约3.6万元。
(村委会通过流转合并的芒果园)
运用“借光生金”模式,打好清洁能源“优势牌”。充分发挥好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光照强、日照长、热量足等资源优势,着力实施村级光伏电站建设,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做足绿色生态文章。全乡建设光伏太阳能发电站12座,2021年累计收益112.6万元,其中收益的20%作为村集体发展基金,80%用于帮扶脱贫户及防返贫监测三类人员,精准选择无法外出务工的半劳力、弱劳力等特殊困难群众纳入公益性岗位,合理聘用公益性岗位117人,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达到物质帮扶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双结合”的效果,实现群众稳定增收、资产保值收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三联同步”。

(精心管护的光伏发电站)
运用“资源互补”模式,打好飞地经济“增收牌”。依托沪滇扶贫协作项目,通过“借地建厂、借才兴厂、借市促厂、借力发展”的“互补”模式,投资398万元在金碧镇将军村建设蛋鸡养殖基地,2021年底项目建成养殖雏鸡6.5万羽,预计2022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益20余万元。
(已竣工投产的蛋鸡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