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别致的民房小楼,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此起彼伏的牛哞鸡鸣,浩瀚无际的夜空星海,寄情于弦的彝人文化……叭腊么村带给人的体验是立体环绕式的清新乡土和美丽乡村新面貌。这份来之不易的新面貌,出自叭腊么村民勤劳能干的双手,也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细心呵护。奔走于各家各户之间的村干部,在心底珍藏着新面貌背后的动人故事。
路通:克服高山阻隔,通达发展先机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石羊镇叭腊么村,距离县城80公里,平均海拔2050米,是石羊镇海拔最高,位置最偏远的一个村落。叭腊么村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被称作石羊镇“后花园”,发展高原养殖,在叭腊么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因为山高坡陡,地处偏远,叭腊么村民的生产和上学之路异常艰难。脱贫攻坚期间,叭腊么村在脱贫政策的支持下,实现了硬化道路全村覆盖,极大改善了这里的交通条件。如今迂回在崇山峻岭间的柏油路,汇通人心,凝聚力量,联通了叭腊么村的发展之路,承载起全村人走向未来的希望。

业兴:引进龙头企业,做强高原养殖
为了拓宽发展道路和夯实产业基础,叭腊么村积极引进产业人才和产业技术。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森阳牧场养殖公司落户叭腊么村,作为龙头企业带领村民发展高山立体农业,从多链条、全方位完善高原养殖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驱动,对接云南农业大学提供农业技术,探索科学有效、绿色安全、高附加值的养殖产业发展道路,着力打造叭腊么高原特色“绿色食品牌”。目前叭腊么村共236户村民,共养牛1000头,高原黑山羊4000只,生态鸡5000只。养殖收入成为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腰包鼓起来的村民谈起家中牛羊时,总是春风满面。

人和:党的理论走进去,叭腊精神走出来
在摆脱贫困,发展产业的道路探索中,叭腊么村两委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用先进理论武装队伍,通过党建凝聚人心,引领发展。叭腊么村在驻村帮扶单位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的支持下,村两委成员走进红色学府,学习乡村发展政策和党建理论知识,并将党的理论带入村小组会议、村民大会中,在学习中建强队伍,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中凝练发展共识,做好叭腊么村强有力的“当家人”。
叭腊么村在如期完成脱贫任务的同时,积极总结村情,突破攻坚重点,过程中形成了上下齐心,苦干实干,自强不息的叭腊精神,在实践中发展精神,在精神中传承智慧。叭腊精神成为了叭腊么群众和干部精神面貌的集中诠释,激励着叭腊么村在乡村振兴中继往开来,为实现高水平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