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作风、强效能--赵家店镇“三个一工作法”抓实基层社会治理
近年来,赵家店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党委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工作要求,精准定位、精心谋划、创新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数据“一个库”,绘制综治“一张图”,编织视频“一张网”,构建“党务、政务、服务”三务融合的全要素网格化“大党建大综治”新格局,最终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综治资源整合共享、综治工作协调联动,“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最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事在网中办,人在格上走的目标。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向纵深发展,不断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
一、建强专班、夯实基础,实现“一个体系稳全局”。为加强镇党委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平安建设的领导,镇党委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和政法委员为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各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各办公室、中心(所)负责人为成员的赵家店镇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及9个工作组,加强整体设计、整合资源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督导考核、推动解决重大问题。出台《赵家店镇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市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细化提出20个重点任务和6项负面清单。明确了全镇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整合力量,全力以赴、勠力同心共同参与到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
二、党建引领、细化网格,实现“一张网格强治理”。赵家店镇把党建引领作为贯穿网格化社会治理的主线,按照“四至清晰、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相对稳定”的原则,根据任务难易程度的不同,将全镇划分为镇村组三级网格,三级网格(镇级)1个,四级网格(村委会)12个,五级网格(村民小组)134个,每个网格设网格长一名,五级网格下设基础网格员一名另根据中心(所)职能划分,设定专职网格员16名。同时将村(社区)“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统一纳入网格,辖区里的大小民生实事,都能在网格中“一网”打尽,形成“一网多格、一格多员”的网格化服务运行模式,做到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初步建立完成社会治理“一张网”工作体系。实现了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实行“党建联盟——网格党支部”、“村(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的党建体系,积极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联系村(社区)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网格报到工作,把党组织建在群众身边。将党员融入网格中,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以党员和村民代表为骨干,以乡贤、志愿者社会力量为补充,通过党员组织、动员、服务群众,引领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激发了基层社会治理活力,实现了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网格中的“党管网格”新路径。
三、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现“一套机制管运行”。赵家店镇充分整合现有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一部手机治理通指挥调度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平安建设视频监控中心、应急处突指挥调度中心、社会治理分析研判中心,实现了“七位一体”,将综治中心整体迁移到党群共建中心集中办公,打造了综治中心办公、信访接待、综合指挥调度为一体的协调联动、高效运转、指挥有力、作用明显的指挥调度体系。以“雪亮工程”为抓手,安装了以交通节点、公共区域、农户家庭为层级三级监控,通过“千里眼”终端完成每家每户监控,同时,乡镇主要道路、文化室等公共区域通过千里眼设备完成监控,实现从村到户的全程覆盖。到目前为止我镇新安装监控摄像头162个,2套车辆识别和4套人脸识别系统。为确保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科学高效运行,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便民利民为宗旨,进一步规范和深化工作机制,形成了“信息采集、源头发现、任务分派、问题处置、核查反馈”于一体的闭环工作流程,构建了“更清晰地掌握情况、更及时地发现问题、更迅速地处置问题、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运行机制。
四、聚合资源、整合力量,实现“一支队伍抓落实”。我镇积极整合各类信息化平台,将现有分散的治理力量、系统平台、管理网格等进行优化整合,搭建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系统平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平安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平台、云视讯指挥调度会议系统、应急广播系统、信访视频接访系统、6995服务管理七大平台,破除信息壁垒、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制约体制,实现由“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转变。进一步健全完善七大平台服务管理,协调司法、综治、派出所等相关职能中心(所)和单位组成基层社会治理专职队伍,常态化推进系列平安创建、防控体系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社会心理服务、公共服务及政策法律宣传咨询等工作,牢牢掌握主动权,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率。
五、办好实事、化解民忧,实现“社会和谐大稳定”。建立健全镇领导班子信访接待日制度和综治中心轮流坐班制度,扎实开展信访隐患排查,推行矛盾纠纷一周一排查,一周一评估,一周一上报,一周一包保,一周一化解,一周一稳控的工作机制,创新调解方式,全力落实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包保化解、回访稳控等制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整治、早化解。做到“民生服务限时办理、社情民意随时收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重大事件实时报告”。共接待和办理群众来信来访18件45人次,排查调处各项矛盾纠纷94起,调解成功93起,成功率达98.9%。同时,严密管控特殊人群,对七类重点人员开展排查,共排查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8人,重点信访人员3人,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危险人员均已落实了监护人员,签订了监护管理责任书。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目标,不断筑牢牢命案防控基础。今年以来,受理治安案件9件,同比下降40%;共立刑事案件16件,同比下降20%。强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聘用镇级法律顾问1名,组织相关站所开展法律宣传18场,发放普法宣传材料1000余册,受教育群众3200多人,做好12名社区矫正对象和49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定期走访帮教,在册刑释人员思想稳定,生产生活正常,无重新犯罪现象,无命案发生,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据统计预计,1至4月,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4496万元,同比增加820万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入库项目2.52亿元,完成既定目标任务3.2亿的78.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38元,同比增加269元,增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