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赵家店镇位于大姚县东南部,距县城 22 公里,下辖12 个村委会,130 个村民小组,有农户 4327 户,总人口 16509 人,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地形复杂多样,人口分布较散的乡镇。今年以来,赵家店镇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整合融合镇、村综治中心资源,打造全产业信息化服务中心,整合 6 个公共政务服务中心入综治中心,搭建 7 个信息平台入综治中心指挥调度中心,融合基层社会治理“5 治”新模式,健全“4 级”网格, 构建“3”要素网格化“大综治”新格局。特别是以信息化为载体依托综治中心助推旅游景区开发取得较好成效。安装公共监控摄像头 162 个(2 个车辆识别和 4 个人脸识别系统),更好的实时监控旅游小镇的人流、车流;智能人脸识别系统可快速识别网上在逃人员、辖区内特殊人群等,确保景区安全有序。
一、党建引领、细化网格,实现“一张网格强治理”
赵家店镇把党建引领作为贯穿网格化社会治理的主线,按照“四至清晰、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相对稳定”的原则,根据任务难易程度的不同,将全镇划分为镇村组三级网格,三级网格(镇级)1 个,四级网格(村委会)12 个,五级网格(村民小组)124 个,每个网格设网格长一名,五级网格下设基础网格员一名另根据中心(所)职能划分,设定专职网格员 16 名。同时将村(社区)“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统一纳入网格,辖区里的大小民生实事,都能在网格中“一网”打尽,形成“一网多格、一格多员”的网格化服务运行模式,做到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初步建立完成社会治理“一张网”工作体系。实现了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实行“党建联盟——网格党支部”、“村(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的党建体系,积极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联系村(社区)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网格报到工作,把党组织建在群众身边。将党员融入网格中,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 以党员和村民代表为骨干,以乡贤、志愿者社会力量为补充, 通过党员组织、动员、服务群众,引领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 激发了基层社会治理活力,实现了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网格中的“党管网格”新路径。各级网格员上报了事项11454件,办结事项10777件。
二、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现“一套机制管运行”
赵家店镇充分整合现有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
一部手机治理通指挥调度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平安建设视频监控中心、应急处突指挥调度中心、社会治理分析研判中心,实现了“七位一体”,将综治中心整体迁移到党群共建中心集中办公,打造了综治中心办公、信访接待、综合指挥调度为一体的协调联动、高效运转、指挥有力、作用明显的指挥调度体系。以“雪亮工程”为抓手,安装了以交通节点、公共区域、农户家庭为层级三级监控,通过“千里眼”终端完成每家每户监控,同时,乡镇主要道路、文化室等公共区域通过千里眼设备完成监控,实现从村到户的全程覆盖。到目前为止我镇新安装监控摄像头 162 个,其中到农户 104 个、政府周围小集镇内 25 个(包括 2 个车辆识别和 4 个人脸识别系统)、除集镇外的 11 个村委会 33 个。为确保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科学高效运行,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便民利民为宗旨,进一步规范和深化工作机制,形成了“信息采集、源头发现、任务分派、问题处置、核查反馈”于一体的闭环工作流程,构建了“更清晰地掌握情况、更及时地发现问题、更迅速地处置问题、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运行机制。
三、聚合资源,整合力量,实现“一支队伍抓落实”
赵家店镇积极整合各类信息化平台,将现有分散的治理力量、系统平台、管理网格等进行优化整合,搭建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系统平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平安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平台、云视讯指挥调度会议系统、应急广播系统、信访视频接访系统、6995 服务管理七大平台,破除信息壁垒、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制约体制,实现由“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转变。进一步健全完善七大平台服务管理,协调司法、综治、派出所等相关职能中心(所) 和单位组成基层社会治理专职队伍,常态化推进系列平安创建、防控体系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社会心理服务、公共服务及政策法律宣传咨询等工作,牢牢掌握主动权,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率。 矛盾纠纷调处共35件,调处成功30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0批次46人,均已调处成功。
赵家店镇着力打造数据“一个库”,绘制综治“一张图”,
编织视频“一张网”,变“大维稳”为“大平安”,构建“党务、政务、服务”“3”务融合的全要素网格化“大党建”新格局,最终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综治资源整合共享、综治工作协调联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最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事在网中办,人在格上走的目标,有力推动了旅游景区综合开发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