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行走在桂花镇的乡间,山青、水净、村美、产业兴的美好图景徐徐展现,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活力迸发、生机涌动,一派蓬勃发展的气象。

近年来,桂花镇始终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强化党建引领,紧盯“资源、资产、资金”三要素,在强化领导、因地制宜、推陈出新、用活资金、抢抓机遇上精准发力,用心写好村级集体经济“新文章”。
党建引领促发展,“九村一体”齐推进。为切实加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领导,整合全镇各方面力量,高位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依托光伏扶贫村级电站建设项目,分别在9各村建设装机容量100KW的光伏扶贫电站,每村月均增收可达8000元以上。依托挂包帮扶单位消费扶贫,各村党总支主动对接,挂包单位积极组织“工会活动开展爱心消费扶贫”,同时,依托强村经济发展、村庄规划治理等优势,带动各村党组织联动发展,推进实现“一村强、村村强”。

因地制宜选产业,“抱团取暖”探新路。紧紧围绕建设支柱产业目标定位,打造“万亩金银花示范种植基地”“金银花种苗种植基地”特色中药材小镇产业发展战略。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模发展、示范带动、提高效益、促进增收”的原则,以大姚百草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强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种植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9个村种植金银花5000余亩,各村集体经济种植部分加合作社利益链接分红。

精准施策强培训,“四级带动”抓落实。深入实施“领头雁”培养工程,将村组织书记、驻村队员、村组“能干人”“实干人”、干部职工纳入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实行镇村“四级人员+”结对帮扶制度,优化整合驻村工作等力量,确保充分发挥作用。整合万名党员进党校暨村组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和党员远程教育、党员实训基地等资源,抓实抓好“思想创新”“技术革新”“产业振兴”等方面的为民办实事“大课堂”。选派各部门农业农村“土专家”到各村(社区)开展农业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等。通过20余次征求式、补短板式的现场教学“人才培训行动”,为村组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驻村队员、村组人才、干部职工注入“源头活水”。

科学发展多元化,“推动特色”谋新篇。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畜牧业、核桃、花椒、中药材种植为主的农牧业产业布局下,采取了制定补贴政策、耐心宣传教育、集体带头引领、规范种苗市场、逐步推广节水灌溉项目、建设销售渠道等一系列措施,发展重楼、百合、魔芋等种植6213亩,依托23万亩核桃、4万亩花椒,实施核桃提质增效1.2万亩,创建县级核桃提质增效科技推广示范基地200亩,建成12座核桃初加工厂,全镇9个村(社区)均实现了机械一体化加工。积极推广“保险+信贷”模式发展优质肉牛黑山羊产业。
目前,桂花镇9个村(社区)2023年村集体经济均达10万元以上,其中树皮厂村集体经济达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