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正文

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姚县人大常委会 审议大姚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 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索 引 号:115323260151757350-/2021-0803326 公开范围:公开 发布机构:大姚县政府办 主 题 词: 生效日期: 文  号: 标  题: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姚县人大常委会 审议大姚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 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生效日期:

县人大常委会: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印发大姚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审议意见的通知》(大人发〔2014〕18号)的要求,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县科技局对审议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对相关工作作了安排布置。现将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办理情况

(一)抓组织领导,发展机制逐步完善。为进一步加强对中药材产业的组织领导,一是县委、县政府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的工作机制,成立了大姚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乡镇也按要求成立了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机构,切实加强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确保实现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决定》和《大姚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三年(2014-2016年)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通过3年的努力,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农业产值达2.5亿元以上,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00元以上,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成为以“龙头带动、规模发展、品牌引领、科技支撑”的优势产业,把我县建设成为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贸易聚散地的目标任务。同时,委托省农科院药物研究所编制《大姚县“十二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了我县中药材种植的现状、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工作思路,为发展全县中药材产业奠定基础。三是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和乡镇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充分激发调动了乡镇和部门的工作积极性。2012年以来县人民政府每年研究制定《大姚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大姚县中药材种植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大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将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列入对乡镇综合考核目标之一。根据《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县人民政府2012年拨付中药材种植扶持补助及考核奖金20.7万元,2013年兑现种植补助及考核奖励资金112.4万元。

(二)抓规划布局,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因地制宜,不断优化中药材种植布局力度。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中药材种植规模逐渐扩大,种植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全县2013年度共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13781.56亩,其中,20亩以上100亩以下连片面积82片3196.9亩,100亩以上连片面积31片4875.12亩,20亩以上好田好地连片种植2692.4亩,20亩以上林地、山地连片种植5379.62亩,零星面积5744.54亩,完成9000亩计划任务的153%,2013年全县实有中药材种植规模达2.3万亩,农业产值达8000万元。药材种植主要品种15个,其中:续断9793亩、云木香1094.3亩、金银花767亩、玄参500亩、桔梗164亩,经济价值较高的天麻、三七等品种有少量试验试种。据各乡镇统计,今年1至10月,全县新植中药材18000多亩。

(三)抓龙头培植,发展基础得到夯实。按照“扶优、扶强、扶特、扶大”的原则,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培育以金碧制药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制药企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增强研发能力。支持企业实施技改搬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县科技局积极向上级科技管理部门争取项目支持,与金碧制药厂联合上报争取“云药之乡”认定项目,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组织云南凯雷林业投资有限公司申报“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园”认定,跟踪督查指导金碧制药厂组织实施好2012年下达的《彝药午香草繁殖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生产建设》、《海拔2800米高寒山区云木香人工规范化种植》,以项目的争取和实施,促进企业以及下设协会加大推广种植中药材的力度。

(四)抓示范带动,发展步伐加快。在全县12个乡镇进行续断、云木香、玄参、玛咖、金银花、灯盏花、天门冬、水杨梅、天麻、石斛、桔梗等10多个中药材品种种植试验示范,成功引进了天门冬、水杨梅、石斛、天麻等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药材品种进行试验种植,对带动和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不断加大中药材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先后引进大姚护康药业有限公司、大姚姚山石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姚晟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到我县开发投资中药材相关产业项目。

(五)抓机制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在发展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结合发展节水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在适宜区进行林下间作套种中药材,初步形成了核桃、花椒产业与中药材产业共同发展、以短养长的产业发展模式;种植方式也逐步由农户自发种植向有组织种植集中,先后成立了云南百草堂中药材种植协会、大姚县恒元堂中药材种植协会和云南盛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公司+协会+基地”、基地带大户、大户连农户、定单生产的经营方式。

(六)抓科技支撑,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充分整合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的技术力量,建立中药材产业发展科技服务体系,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研发、经营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是以新型农民培训为依托,利用农闲季节,举办中药材技术培训班,聘请省、州专家讲授中药材种植、管护、采集技术,使种植户掌握中药材生产的有关知识。二是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村组和田间地头,采取集中培训与上门个别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地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了技术培训活动。三是各乡镇采取广播、墙报等形式,宣传普及中药材生产技术知识。1至9月,全县举办各类中药材技术培训班6期,播放广播、录像7场次,办专栏93期,培训药农4000多人次。四是参与组织成立中药材种植协会或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搭建好协会与种药大户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

(七)加强资源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野生药材的保护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天然药用动植物资源量呈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大姚中药材种植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情况,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制药企业合作,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制药企业的人才队伍及科研机构,加大白芨、黄精、午香草、钮子七等野生道地中药材种源的保护和人工驯化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我县名优道地中药材的优势,为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种源支撑。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充分发挥电视、网络、科普宣传活动等平台作用,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发动,让广大药农充分认识中药材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优势,增强药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平台和信息共享服务机制,为中药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积极开展试验示范。继续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制药企业合作,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制药企业的人才队伍及科研机构,努力形成“产、学、研、种”相结合的中药材种植、研发服务体系。积极稳妥推进中药材的试验示范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通过引进中药材新品种推广试验示范种植,开展野生道地中药材人工驯化和扶育,选择出适宜大姚产业发展的主导品种。继续培育好续断、玄参、灯盏花、水杨梅、玛咖、天门冬等重点发展品种。加大白芨、黄精、午香草、钮子七等野生道地中药材种源的保护和人工驯化工作力度,选择出适宜大姚产业发展的主导品种。

(三)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加强中药材种植科技人员的培养,整合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的技术力量,建立中药材发展科技服务体系,强化中药材种植、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的推广运用和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加强对中药材品种选育、良种繁育、栽培技术、采收加工等研究,强化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大力提升中药材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扶持种药企业建立中药材种植试验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开发适宜本地大规模种植、市场潜力大的新药品种。认真组织开展中药材种植科技培训,县级每年举办1期中药材种植管理培训班,各乡镇、涉及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村委会每年至少举办1期以上中药材种植管理培训班,培训药农达到5000人次以上,确保每个乡镇有3至5名懂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科技人员,每个村委会有1至2名中药材种植技术辅导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药材种植、管理人才队伍。

(四)提高组织化程度。继续优化中药材种植经营模式,加大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与培育力度。在中药材种植面积相对集中、种植品种相对固定的乡镇,引导成立中药材种植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大户、大户联农户”、“统一种植、分户承包管理”等多种产销紧密联合的订单种植经营模式,带领农户规模化种植。种植企业要提供籽种和技术服务,签定订单,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措施,保障药农合法权益,带动群众发展种植中药材。

(五)完善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中药材营销体系建设,强化流通服务功能。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积极与省内外中药材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对接,与之建立良好、稳定的营销、合作机制。大力培养和发展中药材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中药材专业生产大户和中药材营销大户的特殊作用,构建产销紧密联合的种植经营模式,拓宽和搞活中药材销售渠道,提高药农的组织化程度。利用现代信息流、物流和电子商务技术,逐步搭建中药材网上交易平台,减少中药材交易成本,扩大全县道地中药材的市场份额,推动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

(六)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整合部门资金,加大对中药材种植规模连片重点区域和基地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逐步改善中药材种植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同时,加大对中药材种植的种子种苗、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规模种植、野生道地药材人工驯化、专业合作组织、重点专业村、组、户的扶持,加快大户培育和规模化发展的引导,逐步带动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

 

 

大姚县人民政府

2014年11月25日


上一条: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大姚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下一条: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姚县实行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