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为切实做好全县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业生产工作,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安全事故,促进全县山地牧业健康发展,经县人民政府研究,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安全事件及实现畜牧业产值年递增10%的工作目标,强化畜禽生态规模养殖体系、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园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饲草饲料开发供应体系和村级防疫员队伍体系建设,大力实施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战略,进一步加大生猪、肉牛、肉驴、肉羊、家禽及蜂等生产基地建设力度,实现数量、质量和效益全面增长,保持畜牧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工作目标
畜牧业生产目标。围绕畜牧业生产总值年递增10%的目标抓落实,确保年末畜牧业产值达10.2亿元。出栏生猪40万头、肉牛3.8万头、肉羊19万只、禽类150万只、驴0.27万匹。肉类总产量达4.65万吨、蜂蜜产量达690吨、禽蛋产量达1140吨。畜牧业科技目标。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户200户。推广生猪改良4.3万胎、肉牛冻精改良1万胎,培育调供奴本种公羊545只、奴比亚种公羊200只,种植优质牧草6600亩。举办畜牧业综合科技培训12期1860人次。通过招商引资、小额贴息贷款、中央支持现代农业肉牛(生猪)标准化养殖扶持、民间融资等形式,加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力度,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三、工作重点
(一)争取项目支持,进一步加大畜牧业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对畜牧业的重点扶持,通过项目支撑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创新现代畜牧业投入机制,实行财政投入为导向,农民、业主投入为主体,信贷、外资和社会资金投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畜牧业投入机制。要站在全国区域经济的层面来思考资源优势和发展机遇,精心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做好畜牧项目储备、编制工作,力争储备一批,建设一批,完成一批。
(二)优化区域环境,进一步加大畜牧业招商力度。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畜牧业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谋求合作发展、互利共赢,加强与发达地区畜牧龙头企业的发展合作,争取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知名度高、诚实守信、带动力强的畜牧业龙头企业落户我县。继续做好项目的收集、筛选、论证、包装,提高质量,突出抓好对外宣传,扩大影响,增强吸引力;突出抓好以商招商,进一步激活引导外来投资企业增资投入和发展新项目;突出抓好项目跟踪落实,力争使新的签约项目尽快落户、尽快投资创造效益。
(三)加大基地建设,进一步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突出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大力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努力提高龙头企业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推动全县畜牧业产业健康发展。大力推行“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指导帮助企业、合作社与养殖户建立起牢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力争年内新发展规模以上畜牧业养殖户400户以上。
(四)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继续发挥基层畜牧兽医站、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在畜牧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广泛开展畜牧科技促进行动,组织技术骨干入户、入场、入小区,加大畜禽养殖良种良法推广力度,提高畜牧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到位率和覆盖率,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健全三级良繁体系,抓好以生猪为主的畜禽良种推广和繁育改良,努力提高畜禽良种覆盖面和杂交改良面,依法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认真做好畜禽引种、繁育、推广、监测和颁证工作。
(五)加强疫病防控,确保畜牧养殖健康安全。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和“当地行政领导为动物疫病防控第一责任人”的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逐级分解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疫病防控工作取得实效。加强动物免疫工作,实现猪、牛、羊、禽强制免疫病种免疫密度达畜禽法定存栏数的95%以上、100%完成家犬狂犬病免疫计划,畜禽免疫综合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同时,开展母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羊痘病、羊胸膜肺炎、牛炭疽、小反刍兽疫等计划免疫。认真推行动物免疫整村推进和生猪“321”免疫新技术成果。2014年1月1日至2月29日前完成春节防疫工作,8月15日至9月30日前完成秋季防疫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处置工作力度,严格疫情报告制度,确保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
(六)加大综合执法,进一步提高畜产品质量。加强养殖监管,加快牲畜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小区养殖档案,加强对禁用药、限用药和休药期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养殖,确保畜禽品质。加强投入品监管,深入开展饲料和兽药“全覆盖”检测,整顿和规范饲料兽药市场秩序,依法严厉查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强化畜禽屠宰厂(场)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督促落实进厂(场)检查登记、检疫等制度,加强检疫监管,严格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四到位”,加快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七)推进草权制度改革,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继续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云南省草畜平衡管理办法(试行)》、《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速推进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工作进程。认真做好草原生态奖补资金兑现工作,确保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业生产补贴等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抓好草原、草地植被保护工作,严禁破坏、占用草地草坡等违法行为发生,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畜牧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成立畜牧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落实措施,明确专人抓好畜牧产业发展工作,确保畜牧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县级各部门要加大对发展畜牧业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县发改、财政、农业、扶贫、移民、国土、环保、畜牧等部门要围绕畜牧业发展做好项目规划,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推进畜牧重点产业提档升级。认真落实各级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解决好畜牧业发展用地、用电、用水、资金、技术等问题,为畜牧业发展营造宽松的政务服务环境。各乡镇在落实上级优惠政策的同时,要围绕本地畜牧优势产业,制定本乡镇激励政策。
(三)优化队伍,提升素质。要进一步加强乡、村兽医干部队伍建设,定期对乡、村兽医员开展产业发展、新技术推广应用、动物疾病防控等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畜牧工作者的业务技能。要积极开展乡、村兽医员爱岗敬业教育,进一步提高村级兽医员的待遇,稳定基层兽医员队伍。
(四)严格考核,完成目标。县委县政府继续将畜牧业发展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综合考核内容进行考核,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附件:1.大姚县2014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目标计划表
2.大姚县2014年畜牧业生产工作目标计划表
3.大姚县2014年畜牧业科技推广工作目标计划表
4.大姚县2014年动物卫生安全监管工作目标计划表
大姚县人民政府
2014年5月7日
上一条: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楚雄州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七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
下一条: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姚县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