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汝宏、李海荣、杞国芳代表:
你们在大姚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提高政府与村民共同治理监管的积极性的建议”(第9号),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大姚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近年来,大姚县县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争取投入大量的资金改善农村水电路等条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县际、乡际联络公路18条286公里,完成公路绿化美化946.07公里,硬化通村道路347公里,直过民族自然村道路38.43公里,完成741.1公里的通乡通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处置隐患里程590公里,整治隐患点3357个,在全州率先实现通乡镇、通行政村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全覆盖。完成2.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完成28.5万亩“两区”划定。争取补助资金160万元,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农机总动力发展至29.2万千瓦,农机综合化率达50%。宽带乡村工程加快实施,全县129个行政村100%覆盖光纤宽带网络。二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探索民修公助建设模式,采取上级补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按照“新建后补”方式进行补助,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粪污收集、储存等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设备。目前全县完成行政村村委会无害化公厕改建14座;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13775座。三是抓实“构二破三”“调二提三”工作。目前实施“五网”重点建设项目36项、完成投资4.5亿元,楚姚高速大姚段建设快速推进,永金高速大姚段进场施工,三岔河至插朗哨公路建成通车,河底水库、农村人畜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全面完工,桂花水库、蜻蛉河及西河河道治理项目有序推进;互联网骨干网络和城域网升级扩容等项目持续推进,58 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发电。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大姚县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重建轻管的现象还较为突出;二是群众等靠思想还较为严重,主动参与当地基础设施维护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不健全,随意性较大;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难以满足农村发展需求,离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下步工作中,县农业农村局(县委农办)将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农村改革工作推进,探索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同时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争取有更多的“三农”项目纳入规划,不断夯实全县“三农”基础。一是充分发挥群众和村组的主体作用,营造“谁受益、谁管护”的氛围,宣传教育群众管好、用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二是积极深化农村供水水价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供水水价改革,探索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成立乡镇、农村用水户合作组织,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和水费收缴机制,构建市场化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三是积极深化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工程管护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工程产权主体,明确管护主体责任,切实加强集中供水工程设施管理,推动实现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健全、效益显著、持续发展。四是积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管养财政支出优先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加快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探索向社会购买服务模式,破解乡镇至行政村公路有管护经费但管不好,行政村到村民小组公路没有管护经费无人管的难题。五是积极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制定大姚县深化农村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创新农村水电路、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管护运行机制,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符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系,全面提升管护水平和质量。努力通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各项政策的落实以及《大姚县深化农村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出台,符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系将逐步完善,让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真正服务好“三农”。
感谢你们对大姚县“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为大姚县“三农”工作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大姚县农业农村局
2020年 5 月27日
上一条:大姚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12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下一条:大姚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12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