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到2020年,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为真实反映大姚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我局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2013版)规定,分别从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五个方面39项指标对2018年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统计监测,监测结果如下。
一、大姚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评价
(一)全面小康稳步推进
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2018年大姚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指数为79.6%,小康指数比2010年的60.2%提高了19.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2.4个百分点。
图一:大姚县全面小康指数变动情况(2010-2018)
(二)从5大类看,发展程度不均衡
综合5大方面的测算结果看,分值在90以上的有2类:人民生活90.4%、资源环境97.7%;分值在70%以下的有3类:经济发展67.7%;民主法制67.9%;文化建设60.0%。
图二:大姚县全面小康5大类指数(2018年)
(三)从39项监测指标看,评价分值差异大
1、分值达到100%的有15项,分值权重合计占38%,实现分值38,对2018年我县小康贡献率为47.7%。(1)经济发展2项: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工业劳动生产率;(2)民主法制1项:每万名公务人员检察机关立案人数、社会安全指数;(3)文化建设1项: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4)人民生活6项:地区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差异系数、失业率、恩格尔系数、平均受教育年限、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资源环境5项: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单位GDP建设用地占地面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分值达到90%--99%的7项,实现分值 16.5,对2018年我县小康贡献率为20.7%。(1)经济发展1项:农业劳动生产率;(2)人民生活4项:基尼系数、城乡居民住房面积达标率、平均预期寿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3)资源环境2项:环境质量指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
3、分值达到80%--89%的5项,实现分值10.3,对2018年我县小康贡献率为12.9 %。(1)经济发展1项:互联网普及率;(2)民主法制1项:基层民主参选率;(3)文化建设1项:每万人口拥有“三馆一站”建筑面积;(4)人民生活2项:城乡居民收入比、公共交通服务指数。
4、分值达到70%--79%以下的1项,实现分值1.5,对2018年我县小康贡献率为1.9%。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分值在60%-69%的2项,实现分值3.6,对2018年我县小康贡献率为4.5%。人民生活2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
6、分值在60%以下的9项,权重为23%,实现分值9.7 ,对2018年我县小康贡献率为12.2 %;9项扣分为13.3,占全部扣分20.4的65.2%。(1)经济发展4项: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城镇人口比重;(2)民主法制2项:每万名公务人员检察机关立案人数、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3)文化建设3项: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
图三:大姚县2018年全面小康39项指标实现程度示意图
二、大姚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监测结果
(一)经济发展稳步提升(权重占22%)
2018经济发展指数为67.7%, 低于总体小康指数11.9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27.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3.4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10个百分点。在反映经济发展的9项指标中,差距较大的有4 项指标: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城镇人口比重。
(二)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权重占14%)
2018 年民主法制指数为67.9%,低于总体小康指数11.7个百分点。在反映民主法制4项指标中,差距较大的有2 项指标:每万名公务人员检察机关立案人数、每万人拥有律师数。
(三)文化建设方面持续发展(权重占14%)
2018年文化建设指数为60.0%,低于总体小康指数19.6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了31.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3.9个百分点。在反映文化建设5项指标中,差距较大的有3 项指标: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
(四)人民生活逐年提高(权重占28%)
2018年人民生活指数为90.4%,高于总体小康指数10.8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了17.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2个百分点。在反映人民生活14项指标中,差距较大的有1 项指标:每千人口职业医师数。
(五)资源环境持续好转(权重占22%)
2018年资源环境指数为97.7%,高于总体小康指数18.1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三、大姚县全面小康指数预测
按照2010-2018年平均进度测算(下同),我县全面小康指数平均每年提高2.4个百分点,大姚县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分值预计达到84.4。分类型看:(1)经济发展指数平均每年提高3.4个百分点,到2020年经济发展指数预计达到74.5;(2)民主法制指数到2020年民主法制指数预计达到73.9;(3)文化建设指数平均每年提高3.9个百分点,到2020年文化建设指数预计达到67.8;(4)人民生活指数平均每年提高2.2个百分点,到2020年人民生活指数预计达到94.8;(5)资源环境指数平均每年提高2.5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资源环境指数预计接近100。
四、大姚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2018年39项监测指标中,有9项小康指数实现程度较低,拖累了全县全面小康的进程。这9项分值权重达到23%,实现程度平均仅为42.2%,9项扣分占全部扣分的65.2%。经济发展4项:人均GDP实现程度50.6%、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实现程度3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实现程度7.1%、城镇人口比重实现程度43.3%;2018年经济发展小康指数仅为67.7%,影响全面小康指数下拉7.1个百分点。民主法制2项:每万名公务人员检察机关立案人数实现程度45.5%、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实现程度26.1%;2018年民主法制小康指数67.9%,影响全面小康指数下拉4.5个百分点。文化建设3项: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实现程度20%、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实现程度44.5%、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57.3%;2018年文化建设小康指数仅为60.0%,影响全面小康指数下拉5.6个百分点。
五、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建议
为加快大姚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力争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出以下建议:
(一)努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全面小康是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环境等诸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小康,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制约了在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上的经常性投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前提。
(二)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的投入。找准文化旅游产业的短板和瓶颈,突出特色和优势,真正把文化旅游产业做成能够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增加带动辐射作用的产业,促进全县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
(三)打好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全县人民一道脱贫致富奔小康。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县已进入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关键阶段,确保全县贫困人口脱贫,确保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彻底脱贫,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的庄严承诺。
(四)加强部门联动,推进全面小康进程。全面小康建设是一项新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全面小康监测涉及发改局、民政局、检察院、监察委、公安局、应急管理局、司法局、财政局、文化旅游局、人社局、交运局、教体局、卫健局、水务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统计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广电网络公司等22家部门或单位,相关部门应当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对我县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要给予必要的重视,做到已实现指标抓巩固、未实现指标抓推进、短板指标抓突破,努力争取大姚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国同步。
上一条:大姚县城乡住户调查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
下一条:大姚县城乡住户调查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