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提案,已交我单位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2023年以来,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盯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目标任务,突出抓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抓实抓细各类巡视考核督查问题整改,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针对您提出的“产业不强、人才匮乏、文化凋敝、生态脆弱、组织弱化”等问题,我局协同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补短板、强弱项。
一、关于产业发展问题。制定出台了《大姚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落实2023年产业发展促增收重点工作措施的通知》,鼓励和引导各乡镇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新型产业促农增收。通过几年的努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样板区建设成果丰硕,金碧、龙街、新街、湾碧等一批果蔬示范基地蓬勃发展;建成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线49条,新增年产1500吨核桃油全自动生产线1条;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发放肉牛贷款2.96亿元,建成新街陆畜旺等年出栏5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场17个,年出栏达6万头,同时黑山羊、生猪、山地鸡等规模化养殖不断发展壮大。
二、关于教育教学问题。坚持“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的理念,认真实施第4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提升”一村一公办、一乡一示范“幼儿园全覆盖成果,进一步发挥好县属两所”省一级一等幼儿园“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幼儿园办园水平督导评估和晋级升等,继续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和幼小衔接工作,优化整合学前教育资源,落实”招考补充一批,培训转岗一批、帮扶提高一批“的幼儿教师建设思路,持续提升学前教育办学水平及质量。深化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职业教育提质扩容,引进各阶段、各层次的特殊人才,开展新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智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关于群众教育问题。组织文旅、工信、卫健等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等“三下乡”活动,为广大群众普及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结合各乡镇风俗民情,支持乡镇举办了新街元宵节、昙华插花节、桂花攀登彝州高峰、湾碧窝巴节、三台赛装节、龙街太子会等民族传统节日,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宣传教育活动,激发内生动力,引导脱贫人口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调动奋发图强的积极性,坚决防止“干部干、群众看”。广泛宣传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型,倡导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的价值导向,营造苦熬不如苦干的干事创业氛围。
四、关于生态保护问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压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责任,强化政策宣传,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一起进行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加大对非法排污、毁林开荒、非法采矿、非法占用农田耕地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违法行为,以带牙齿的硬措施保护好山水林田湖草沙。
五、关于人才回引问题。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对11名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公开表扬,遴选乡村振兴科技专项科技特派员27名、省级科技特派团1个,认定科技特派员135名。加强对乡土人才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建成了32个农村人才实训基地和现场教学点,举办肉牛养殖培训班、农村经营主体示范培训班。引进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蜂蜜研究所、吉首大学等专家到我县组建专家服务工作站3个,直接培养本土乡村人才11名,间接带动全县1500余人通过科技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全县各级各类专家工作站达17个。400余名外地客商到我县开展土地流转、特色种植、新能源开发等,扩大了对外交流和开放水平,促进了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下步工作中,我局将协同县级行业部门,加大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此,感谢您对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为我们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建议。
联系人:彭阳武 联系电话:0878-6222801
大姚县乡村振兴局
2023年5月29日
上一条:大姚县乡村振兴局对政协大姚县十届二次会议第154号提案的答复 |
下一条:大姚县乡村振兴局对政协大姚县十届二次会议第152号提案的答复 |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