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大姚县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对政协大姚县九届 三次会议第114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115323260151757350-/2021-0804689 公文目录:政协委员提案 发文机构:大姚县政府办 主 题 词: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14日 文  号: 标  题:大姚县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对政协大姚县九届 三次会议第114号提案的答复

大姚县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对政协大姚县九届

三次会议第114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马淑吉等18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大姚洞经音乐保护和传承》的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多年来的关注和支持,在接到你们的提案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题对这份提案作了认真分析,并深入到洞经音乐队进行调研,认真办理。

我县洞经音乐由来已久,早在明、清时期就流传于(白盐井)盐丰县,今大姚石羊镇。洞经音乐的发展曾在石羊镇达到了一定的巅峰,形成了各类曲调,集吹、拉、弹、唱、念、法、唱、拜、祭于一身,由当地艺人或音乐爱好者组织集体演奏,每年农闲至冬月,平时因贺寿、婚嫁、喜丧等活动也受邀演奏。参加演出的人员多是文人书生,其文化心态和音乐观,受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洞经音乐的特色。他们谈经习乐,是对功名的追求,以祭祀文昌帝君为寄托,祈求天人感应,好运降临。石羊自明代兴建文庙后,学儒之风日渐兴旺,祭孔礼乐日臻完善。他们都崇尚孔孟儒学,沿周公制,以礼作乐。凡崇拜孔子的科举文人及官宦仕绅都非常崇敬他,形成洞经谈演者以儒家学派为主的结构群体,洞经古乐也逐步转入崇尚儒家之礼乐,祭孔时,参入洞经古乐曲演奏;谈演洞经时,也借用祭孔曲牌在洞经音乐中作礼仪膜拜时演奏。另外,为丰富和突出洞经古乐高雅的特色和艺术品位,谈演者又将一些演唱经文的经曲改填唐诗宋词演唱,无论在庙会节日或在私家宅院房中谈唱,都得到各阶层人士的喜爱。石羊洞经音乐旋律古色飘香,格调庄严肃穆,唱腔清脆、圆滑,具有滇戏剧曲韵味,又兼佛教道教音乐风格。石羊镇是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家文化三种文化的交流地,洞经音乐的产生与发展对研究石羊历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但洞经音乐主要依靠口头传授,随着主要传承人的相继逝世,目前正常开展洞经音乐活动的文艺队仅有2支约23人,面临失传甚至消失的可能,其保护和传承面临诸多难题。

一是传承方式单一。洞经音乐处于自娱自乐的尴尬境地,了解的人不多,知名度不高,传承人少,且平均年龄大,面临失传。大姚洞经音乐会现有会员23人,女8,男15,年龄都在60岁以上,大部分都已进入古稀,80岁以上3人。

二是音乐挖掘和收集整理力度不够。流传下来的音乐少之又少,无人整理挖掘,属濒危文化遗产,2005年,大姚洞经音乐由九十高龄的戴学仁先生用小三弦弹奏,后由他和席以荣老师经过四个月的弹谱、哼谱、记谱、编排成25支曲谱。

三是无经费来源、无固定排练场所。仅依靠政府补贴和自筹,活动开展经费严重不足,保护和传承困难重重。

洞经音乐已于2018年9月成功申报为《大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通过进一步挖掘、整理,继续申报为州、省非遗保护项目,争取保护资金,为洞经音乐的保护传承奠定基础。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洞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挖掘其文化内涵,凸显其时代价值;建立健全完善的传承人保护与后继者培养机制,确保后继有人;认真开展洞经音乐曲谱搜集整理、编制书册、制作光碟和录音带、举办演奏会、保护老艺人等各项工作;积极争取机会让洞经音乐艺人参加有关文艺活动,让洞经音乐这项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之宝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大姚县文化和旅游局

2019年5月16日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