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大姚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索 引 号:dyx002-/2022-1012001 公文目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发文机构:大姚县发展改革局 主 题 词: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2日 文  号: 标  题:大姚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大姚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州第十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12345”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据统计,全县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30亿元,增长12.0%,超计划目标2个百分点;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9.4亿元,增长21.6%,超计划目标6.6个百分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2亿元,增长3.2%,与计划目标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4亿元,增长3%,与计划目标持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5亿元,增长18.4%,超计划目标7.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20元,增长10.7%,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9元,增长12.7%,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为0.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34.61%;节能减排完成州下达目标。

(一)全力抓产业促转型升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第一产业完成35.7亿元,增长8.9%;编制了《大姚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绿色食品产业园建设全力推进,金碧镇蜻蛉河片区以特色畜禽养殖及蔬菜种植为主、龙街镇鼠街片区以特色水果种植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年种植粮食作物41.8万亩,粮食产量13.56万吨。全面完成713万公斤烟叶收购任务,实现产值2.17亿元,综合均价达30.56元/公斤,税收4793万元。蚕桑产业实现提质增效,全县桑园面积8.77万亩,实现养种66228张,生产鲜茧2794吨,蚕茧销售收入达1.6亿元,养蚕户户均养蚕收入1.8万元。建成核桃提质增效现代示范园3个,核桃产量达4.21万吨,产值7.15亿元;花椒提质增效现代示范基地10个,花椒产量达5476.9吨,产值1.64亿元,增长38.6%。畜牧业生产加快恢复,规模养殖户1150户,肉类总产量达2.7万吨,畜牧业产值达18.49亿元,增长9.4%。水产养殖面积达12537亩,产量达2941吨,实现产值达5786万元,增长20.2%。加快农业机械化推广,农机化综合指数达53.2%。完成申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州级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20户;申报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州级4个、县级22个;申报认定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个、州级5个、县级20个。新增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11个,新认定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20个。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第二产业完成50.1亿元,增长15.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4.43亿元,增长15%。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5000万元,实施了大姚县第二自来水厂、南山坝片区污水处理厂、工业大道延长线、海心片区次干道路建设等项目,进一步完善园区的水、电、路配套设施,新增入园企业3户,累计入园企业59户,实现园区主营业务收入37.74亿元,增长13%。抓好工业项目招商,台正智能设备集团5万吨铸件项目签约启动,祥华、利英股份制改造顺利完成,物流分拨中心和琳琅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18212户,千人拥有市场主体79户,增长17.45%。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数量达17223户,增长15.2%,实现增加值41.85亿元,增长12.2%。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抓好“三进企业”工作,持续开展县级领导及部门精准帮扶企业活动,34家帮扶责任部门与67户企业建立面对面沟通机制,及时兑现2019年县级稳增长政策补助资金262.652万元,发放过桥资金借款21739万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约326万元。服务业稳步复苏。第三产业完成44.1亿元,增长10.4%。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和楚雄州“四大走廊”建设,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节庆文化品牌,三潭瀑布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彝族火把广场、彝族饮食文化街区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完成“红色仓西·祚传故里”七街仓西红色旅游示范村建设。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8.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77亿元。深入贯彻实施挖潜力促消费专项行动、加快服务业发展专项行动,着力挖掘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及商贸物流市场潜力,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开展达限纳统工作,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10户。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投入运营,建成12个乡(镇)物流快递服务站、80个村物流快递服务点,92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实现网络销售额2.2亿元。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整合投入资金1.7亿元,选派驻村工作队78支234人,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抓实“八个衔接”,持续开展“一平台三机制”四个专项行动,实施“十八项巩固拓展衔接工程”,县乡村组四级监测网络全面建立,“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排查整改常态化开展,消除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297户713人,帮扶救助突发灾害风险户217户936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继续深化沪滇协作帮扶,投资2803万元的9个沪滇协作项目加快推进,大力实施产业帮扶全覆盖,与592家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双绑定”;58个村级光伏电站效益稳步提升;开展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5.62万人次,转移脱贫劳动力就业2.09万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220个。管好用活扶贫资产,全县扶贫资产总量达36.52亿元,已确权资产36.42亿元。办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屋不动产证 2480本,登记发证率达100%。完成《大姚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2021-2025)》《大姚县田园综合体核桃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编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一十百”示范工程,规划乡村振兴试点村组182个,总投资290.36亿元,整合资金1200万元,启动实施乡村振兴示范项目12个,昙华乡森林旅游+彝族特色文化示范园、赵家店镇姚湾河村农旅融合示范村建设加速推进,1个示范乡镇和9个精品示范村创建取得明显成效。

(三)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抓好“构二破三”“调二提三”工作,争取省、州预算内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040万元,争取中央预算内项目6项9293万元;争取省级预算内项目3项2083万元;争取第一批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9个7.57亿元;完成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面积5801亩,组织集中开工项目5批162项,总投资149亿元,完成投资56亿元。加快推进省州“四个一百”和县“四个一批”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5.13亿元。永大高速建设加快推进,元大高速大姚段开工在即,大攀、华永高速大姚段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朵腊河底至宾川拉乌公路改扩建全面完工,沿蜻蛉河21公里产业路建成通车,完成3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硬化5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253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9座。石洞、妙峰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竣工,桂花中型水库、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工程(大姚受水区)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项目启动实施,蜻蛉河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盐丰中型水库等项目前期有序推进。石板箐、大平地光伏发电项目加快推进,茅稗田二期、涧水塘梁子风电项目前期顺利推进,李家庄、坛罐窑、小黑箐光伏发电项目和老西山风电项目纳入金沙江下游风光水储一体化国家级示范基地首批建设项目。“数字大姚”建设迈出新步伐,新建4G基站157个,5G基站100个,县城及部分乡集镇所在地实现5G信号覆盖。

(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启动,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39个。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5.6亿元,蜻蛉湖、东片区路网一期、永盛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和城市公共停车场、金碧家园农贸市场建设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北片区路网一环路东段、金平路延长线和百草岭大街延长线加快推进,东片区二期路网、城市公共停车场等市政项目顺利推进。白塔公园提升改造及西河森林运动公园、东塔湖湿地公园和蜻蛉湖等绿化提升改造全面完成,东入城口、西河北路、环城北路亮化工程完工,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48%,绿地率达35.61%,城区路灯亮灯率达97%以上。改造电力公司小区等 33个老旧小区5.74万平方米,完成棚户区改造949套,新建公共停车场10个,完成永盛农贸市场提升改造,金碧家园农贸市场建成试运行。全面启动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完成农房抗震改造750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省级卫生乡镇、省级卫生村达100%。赵家店社区被评为省级美丽村庄,石羊镇白石谷村被评为州级美丽村庄。扎实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示范项目4个、污水治理自然村564个,8个乡镇9座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入使用,镇区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72.73%。全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累计清除积存垃圾0.38万吨,完成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5389户,完成洗手设施新建和提升改造1024个,铲除“假乱俗”广告15400余条,农村脏乱差面貌大为改观,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三去一降一补”成效不断扩大。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审批服务效率不断提升,精减行政职权816项,精简率11.8%;“一部手机办事通”办件89.68万件,办理集中行政审批事项15万件,办结率100%。财税、投融资等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水价改革积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落到实处,殡葬改革取得新进展,教育文化卫生改革深入推进。加快推进对外开放合作进程,持续加大与上海嘉定区、中智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省委党校、省广播电台等协作帮扶单位的交流合作。与阿里巴巴、东浩兰生、悦心健康、云南建投等知名企业合作不断深化,三峡集团、中广核、大唐集团、深圳福之口、云南能投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大姚。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25个,实际到位州外资金150.07亿元,增长26.32%;引进外资331万美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539万元,增长31.8%。其中:进口3164万元,出口375万元。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资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实施森林管护490.4万亩,实施生态修复工程6311亩,完成区域防护林及绿化5500亩,发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809万元、新一轮退耕还林和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补助资金4981万元。探索推行“林长制”,帽台山省级草原自然公园申报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行动,河湖长制工作高位推进,西河及小南河水污染治理项目(一期)全面竣工;11个乡镇集中式水源地存在问题、县境内长江流域 9座中小型水电站生态流量存在问题整改完毕;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4台,全县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城区环境空气优良率达100%;持续推进重点行业及涉重金属企业的环境执法和污染治理,加强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环境监管,65 家涉危废企业和190 家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过程监管,工业、医疗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达100%。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全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78.82%,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221家单位,完成省生态环境联合执法检查反馈问题整改243个,办结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举报件4件。

(七)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就业0.54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创业贷款扶持492人(户)9491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7%。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医保参保率达 95.23%,降低社会保险缴费费率政策全面实施,机关事业人员、企业职工、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水平分别比上年度增加172.28元、144.62元、14.37元。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增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8.81万人,工伤保险2.1万人,失业保险0.58万人;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6.8万人,报销医疗费用1.8亿元,实施医疗救助730.68万元。兑付被征地农民补贴资金 2044.37万元。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全县纳入城乡低保9830户18977人,发放低保金6181万元;纳入特困供养1116人,发放供养金1386万元;开展临时救助3120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381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576万元;减免和发放惠民殡葬补助资金690万元;落实抚恤金、优待金等标准正常增长机制,发放重点优抚对象抚恤金和生活补助资金共1494万元。推动教体融合发展,北城幼儿园、县幼儿园成功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一等幼儿园”,新增幼儿学位360个,3年儿童毛入园率达93%;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实现“零辍学”,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考评领先,高考质量再创新高;职业教育招生联合订单培养实现新突破,特殊教育投办学条件大幅提升;教体融合有序推进,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县”。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工作有序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抓紧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科学规范安全有序开展,对口支援任务有效落实。持续抓好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人防、物防、技防一体推进,健全完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体系和9个应急处置工作专班,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集中力量抓好疫苗接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建设,成功创建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县”,湾碧乡、白塔山普照寺评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三台乡过拉集镇获评“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5个单位获评“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社会治理精细高效,“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斗争常态化开展,共破获刑事、治安、电信网络诈骗等案件994件;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推进,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应急管理不断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防范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二是产业发展层次低,精深加工不足,品牌效益不强;三是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不够到位,交通水利设施底子薄,重建轻管现象突出;四是消费市场挖掘不够,市场主体体量较小、活力不足,实体经济整体盈利能力、创税能力和就业带动能力不强;五是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还有短板;六是社会治理、生态环保等领域还存在弱项;七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艰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压力较大;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开放合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2022 年是新一届县政府工作开局之年,开局决定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以上;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化率提高1.7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完成州下达目标。

三、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建议

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十五届三次全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各项要求,扎扎实实抓好推进实施。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产业增效益,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一是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力争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继续实施高效农业节水灌溉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快实施退耕还林和陡坡地治理。牢牢守住38.3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全年粮食产量与上年持平。扶持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特色经济作物35万亩,推进蚕桑、烤烟、蔬菜、魔芋、百合等经济作物绿色标准化生产,完成715万公斤烟叶收购任务,实施核桃、花椒、桑园提质增效10万亩、5万亩、0.5万亩,种植中药材4万亩以上。大力发展山地畜牧业,扶持发展云岭牛、黑山羊、生猪等规模养殖,积极发展淡水渔业,实现畜牧业产值、渔业产值分别增长10%以上。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和绿色产业基地建设,力争新建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省级1个、州级6个,全县产业基地化率达50%以上。巩固“一县一业”核桃产业特色县创建成果,争创为示范县。二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力争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力争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加快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大姚县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大姚县冷链物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金碧镇金龙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实施。突出重点产业培育,以绿色食品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绿色能源三大产业为重点,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建名优品牌,积极申报认定州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着力培强装备制造产业,围绕园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省州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园区招商,启动南山坝园区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一期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云南正元装备制造有限公司5万吨铸件标准厂房建设,完成云中特南山坝机动车报废回收拆解项目建设,推动祥华工业2万吨铸造生产线全面达产。深入开展企业精准帮扶专项行动,扎实推进“三进企业”和企业问题清单销号制度,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做优存量企业。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2%以上。全力破解融资难题,继续推进过桥资金业务的实施,切实化解民营企业贷款难题,培育壮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继续加强企业升规达限培育,计划新增规上企业5户、新增达限企业10户以上。加快建筑业健康发展,力争建筑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三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主动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和楚雄“四大走廊”建设,打造七街社区红色旅游AAA级旅游景区、三潭农旅融合AAAA级旅游景区;启动大姚城市花园酒店项目建设;做好永丰湖健康养生养老休闲度假基地前期工作,申报专债项目启动建设。发展“田园+养生+康养”乡村旅游模式,重点建设七街社区、紫丘村、赵家店社区、罗宣村等旅游特色村。着力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提高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力争文化旅游增长20%,实现健康养生业产值达5亿元以上。着力挖掘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及商贸物流市场潜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打造城乡“互联网+”平台,扶持、培育、壮大一批农村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培育孵化电商企业(个人)5户以上,电商销售额突破2.4亿元。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

(二)抓项目增投资,夯实发展基础。推行项目工作法,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深入推进“构二破三、调二提三”工作,继续实施好抓项目增投资专项行动。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州投资导向,做好项目谋划和向上衔接汇报,争取有更多项目获得立项批复。加大中央预算内专项转移支付和专项债券争取,创新融资模式,鼓励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加大项目前期经费的投入,抓好重点项目规划设计、策划包装、申报争取,完成大攀高速、元大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县级“四个一批”重点项目200项、州级“四个一百”重点项目66项、省级“四个一百”重点项目22项建设,完成投资98亿元以上;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4项,争取到位资金10亿元。申报专项债券项目50个以上,申报争取资金50亿元以上。加快交通枢纽建设。确保永大高速建成通车,元大高速、大攀高速开工建设,争取实施S324金碧至三岔河路面改造和瓦湾线提升改造,确保西六线三级公路提升改造、楚姚高速泗溪联络线、3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路面硬化等项目年内完工。加快水利枢纽建设。全力推进桂花水库建设、蜻蛉河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农村饮水安全三年专项行动,加快农村供水保障、蜻蛉水厂农村供水片区提升改造等5个专债项目建设;做好承接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大姚段、小石门水库、盐丰水库、白洋湾水库和妙峰水库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与省水投合作,力争启动小村水库扩建和石羊箐头水库建设。加快能源枢纽建设。完成大平地一期、石板箐、李家庄光伏项目和涧水塘梁子、茅稗田二期风电项目建设,启动坛罐窑、小黑箐光伏项目和老西山风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平地二期、麻地、李家地光伏项目和叭腊么、三岔箐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推广大型公共建筑及公用设施、产业园等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启动楚攀天然气次高压管道输管网(龙街至大姚)建设项目。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数字经济和区块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数字农业、数字政务、数字乡村建设,力争实现自然村4G全覆盖,行政村5G覆盖50%以上。加快物流枢纽建设。加大冷链设施、仓储物流建设力度,完成冷链物流中心和物流分拨中心建设,完成投资2亿元。加快电子商务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建成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

(三)抓建管提品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多规合一,统筹城市空间利用,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完善规划管控体系,启动城市设计、城乡特色风貌、城市管廊规划及管控工作。巩固提升美丽县城建设成果,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快推进“数字大姚”建设,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小区改造,开展商业步行街升级改造。推进城镇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城市(县城)排水防涝提升完善工程,持续推进县城北片区路网、东片区路网及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城西北片区道路路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广运用“一平台三机制”,抓好动态监测帮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园、示范乡镇、精品示范村和美丽村庄。实施乡村振兴“一十百”示范工程,统筹整合资金1亿元以上,推进蜻蛉河、元宾线、环百草岭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打造赵家店、三台2个示范乡镇,建成仓西、姚湾河等12个精品示范村。加快石羊、新街、龙街、赵家店重点集镇建设,支持桂花、昙华、三台、铁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持续开展城乡“一水两污”治理和农村“厕所革命”,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020座,自然村公厕25座。

(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绿色发展落实生态功能区规划,严格实行重点生态功能区“三线一单”管控体系,推动生态环境分区分级管控。坚决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健全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会商机制,稳步推进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等综合防治,确保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实施西河新街段、蜻蛉河江底河大桥断面等水污染防治项目,确保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地表水I—III类水体比例达70%以上,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养殖业污染,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快推进百草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昙华山省级森林自然公园和帽台山省级草原自然公园申报创建。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横断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项目6.2万亩。深入开展国土山川绿化行动,稳步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和陡坡地生态治理,扎实开展“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推进城镇周边、公路沿线、河流两岸、库坝沿岸等重点部位绿化。加大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力度,坚决抓好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积极争取低碳和适应气候变化试点,推动林业碳汇交易。严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关口,严禁“两高”项目落地。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五)抓改革促开放,全面激发发展活力。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严防已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落实好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助推实体经济激发活力;抓好民生、扶贫项目实施,补齐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短板。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数字化发展改革、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改革、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教育、文化、卫生、殡葬等领域综合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和“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广应用力度,加强和规范基层政务服务线上平台建设,确保完成30%建设目标。加快县乡村为民服务实体大厅建设,确保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整体进驻服务大厅。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和“证照分离”改革,扎实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实行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力争营商环境进入全省一流水平。加强区域合作,深化与对口帮扶单位和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滇中经济圈、昆楚大经济带建设,形成双向开放、融合发展格局。持续加强与中智公司、上海嘉定区、上海交通大学、省委党校、省广播电视台等对口帮扶单位交流合作,以进博会、南博会、广交会等为契机,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月”活动,强化项目全程服务,县级领导和各招商服务团外出招商不少于4次,各行业主管部门和招商服务团储备项目不少于5个,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产业到位资金占到位资金比重62%以上,引进外资200万美元以上。

(六)抓民生办实事,持续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落实惠企稳岗各项政策措施,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00人次,力争城镇新增就业49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做好省级示范幼儿园创建工作;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落实好义务教育“双减”“五项管理”等政策要求,实施初中教育专项提升行动,确保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以上;巩固提升大姚一中高中教育质量全州领跑位置;坚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支持特殊教育提质扩容。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巩固全省“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县”创建成果。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重视学前教育,提升高中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名师强师”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改造图书馆、文化馆、核桃博物馆;推进革命遗址遗存、文物保护利用,加强历史文化名镇、传统古村落保护。规范城乡文艺团体管理,创作文艺精品,促进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满足新时代城乡群众文化需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大慢性病预防和管理力度,确保成功创建“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和健康管理国家级示范城市;加快推进县医院新区建设,做好精神病专科医院整体搬迁和县中彝医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落实新的国家生育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抓实国家卫生县城周期复评各项工作。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持续开展社保扩面增效,社会保险执行率达100%。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认真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措施,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生产安全监管,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处置能力。巩固“平安大姚”建设成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实防恐反恐维稳工作,打好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争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依法开展审计监督,加快融媒体建设,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做好军转干部安置、退役军人服务和双拥工作,关心支持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发展。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