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难中求进、干中求进、变中求进、稳中求进,紧紧抓牢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着力化解瓶颈制约,着力推进稳增长政策措施,推动县域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恢复向好,生产供给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就业物价总体改善,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稳步提升,经济运行总体好于预期。
一、综合
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6.6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9.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对GDP贡献率为25.8%,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53.2亿元,比上年下降6.6%,对GDP贡献率为负的105.1%,负拉动GDP下降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73.9亿元,比上年增长9.1%,对GDP贡献率为179.2%,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24:32:44,呈现三、二、一型产业结构。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94.7亿元,比上年增长2.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6.9%。
表1:大姚县2024年生产总值和民营经济增加值
指标 |
地区生产总值(GDP) |
民营经济增加值 |
|||
绝对额(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绝对额(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合计 |
1665951 |
2.1 |
947400 |
2.8 |
56.9 |
第一产业 |
393116 |
2.4 |
253736 |
2.8 |
64.5 |
第二产业 |
532858 |
-6.6 |
288234 |
-8.3 |
54.1 |
工业 |
316153 |
-5.7 |
146696 |
-5.5 |
46.4 |
建筑业 |
217402 |
-7.6 |
141964 |
-10.6 |
65.3 |
第三产业 |
739977 |
9.1 |
405430 |
12 |
54.8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
36317 |
14.7 |
25095 |
17.7 |
69.1 |
批发和零售业 |
235492 |
20.5 |
154104 |
19.7 |
65.4 |
住宿和餐饮业 |
51265 |
8.5 |
50327 |
9.5 |
98.2 |
金融业 |
41512 |
1.7 |
2076 |
0.2 |
5 |
房地产业 |
63964 |
-0.1 |
62716 |
0.7 |
98 |
其他服务业 |
295306 |
4.1 |
95262 |
9.9 |
32.3 |
2024年末,全县经营主体登记注册户数32140户,比上年增长5.6%。按机构类型划分:企业7400户,个体工商户2432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14户。按产业类型划分:第一产业10606户,第二产业1977户,第三产业19557户。全县全社会从业人员198829人,比上年增长0.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106591人,比上年下降0.5%;第二产业33518人,比上年增长0.5%;第三产业58721人,比上年增长3.1%。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53︰17︰30;城镇登记失业率2.84%。省反馈我县城镇化率40.42%,比上年提高2.9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402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5%。其中:农业产值339342万元,增长2.1%;林业产值158131万元,增长8.7%;畜牧业产值178886万元,下降1.3%;渔业产值4746万元,增长3.8%。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713173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4044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89129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59:41。实现粮食总产量140581吨,比上年增长1.2%,其中:夏粮30130吨,比上年增长0.9%,秋粮110451吨,比上年增长1.3%;全年实现油料产量4503.2吨,比上年增长3.5%。全年完成烟叶收购715万公斤;核桃产量达109588吨,比上年增长8.7%;全年蚕茧产量2900.5吨,比上年增长3.3%;花椒产量29408.2吨,比上年增长8.5%。
全年肉类总产量2.82万吨,比上年下降5.4%;年内肥猪、牛、羊出栏分别达20.73万头、2.13万头、22.14只,分别较上年下降7.1%、2.2%、11.6%。
表2:2024年主要农产品量
名称 |
绝对数(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140581 |
1.2 |
#夏粮 |
30130 |
0.9 |
#秋粮 |
110451 |
1.3 |
烤烟 |
7150.2 |
-0.7 |
油料 |
4503.2 |
3.5 |
水果 |
41192.5 |
2.7 |
核桃 |
109588 |
8.7 |
板栗 |
15132.7 |
8.0 |
花椒 |
29408.2 |
8.5 |
中药材 |
8025 |
4.3 |
蜂蜜 |
930.6 |
0.8 |
蚕茧 |
2900.5 |
3.3 |
肉类总产量 |
28183.2 |
-5.4 |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户。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实现利税总额6.49亿元,年平均从业人员达2172人。
全县生产铜精矿含铜1991吨,比上年下降28.2%;多色印刷品14.88万对开色令,比上年增长19.6%;纸制品247吨,比上年增长60.4%;全年发电67823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5%;砖16618万块,比上年增长176.8%;饮料4844吨,比上年增长83.9%;蚕丝362.27吨,比上年增长778.7%;蚕丝及机织交织物70.99万米,比上年下降3.4%;中成药18.78吨,比上年下降17.5%;人造板4.7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57.8%;商品混凝土33.04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2%。
表3: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减% |
铜金属含量 |
吨 |
1991 |
-28.2 |
多色印刷品 |
万对开色令 |
14.88 |
19.6 |
纸质品 |
吨 |
247 |
60.4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678234 |
22.5 |
砖 |
万块 |
16618 |
176.8 |
饮料 |
吨 |
4844 |
83.9 |
蚕丝 |
吨 |
362.27 |
778.7 |
蚕丝及交织机织物 |
万米 |
70.99 |
-3.4 |
中成药 |
吨 |
18.78 |
-17.5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4.77 |
157.8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33.04 |
-6.2 |
全县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法人企业18户,年平均从业人员13393人,增长30.2%;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3.5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年内房屋施工面积81.92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11.9%,房屋竣工面积52.08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21.9%,实现营业收入35.2亿元,较上年下降10.8%,应交增值税0.62亿元,较上年下降40.6%;实现利润1.1万元,较上年下降45.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2024年,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7.8亿元,比上年下降26.5%。按投资项目类型分:项目投资110.2亿元,比上年下降29.0%;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7.6亿元,比上年增长46.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37.5亿元,比上年下降59.7%;有限责任及股份责任公司投资69.9亿元,比上年增长839.6%;私营企业及其他投资10.3亿元,比上年下降82.8%。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7亿元,比上年下降34.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6.2亿元,比上年下降33.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9.9亿元,比上年下降8.2%。
2024年,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3个,全年实际到位州外资金65.44亿元,省外到位资金54.03亿元,利用外资到位资金600万美元。
五、商贸和出口
202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6亿元,比上年增长8.6%。按城乡市场分:城镇实现36.6亿元,比上年增长8.9%;乡村实现15.9万元,比上年增长7.9%。按经营规模分:限额以上实现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6.3%;限额以下实现38.9亿元,比上年增长3.6%。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零售业实现38.8亿元,比上年增长8.3%;住宿业实现1.5亿元,比上年增长7.2%;餐饮业实现5.9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209万元人民币(41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3.5%。
六、交通、邮电通信和旅游
县内公路通车里程6746.8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2.88公里,国道二级公路46.57公里,省道三级公路16.98公里,省道四级公路124.45公里,县道四级公路619.13公里,乡道四级公路887.62公里,村组公路4999.25公里。自然村公路硬化率83.6%,建制村通公交车率达100%。全年公路运输客货换算总周转量比上年增长15.0%。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21.8%;电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11.1%。固定电话用户4998户,移动电话用户265407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93913户。
全年接待游客363.78万人次,旅游花费比上年增长18.5%。
七、财政、金融
2024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84239万元,比上年增长8.0%;(1)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完成63206万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0489万元,比上年下降2.1%;非税收入完成32717万元,比上年增长21.4%;(2)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6957万元,比上年增长15.6%;(3)上划省级收入4076万元,比上年下降22.6%。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4676万元,比上年下降8.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9366万元,比上年增长3.8%。
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1328905万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63146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各项贷款余额1132746万元,比上年增长10.9%。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2024年,全县有完全中学2所,普通高中教学班106个,在校生4791人,寄宿生4414人,当年招生1696人,毕业生1369人。有普通初级中学11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教学班165个,在校生7107人,寄宿生6556人,当年招生2271人,毕业生2506人。有小学67所(其中完全小学20所)、教学点20个,有教学班463个,在校学生14498人,寄宿生8774人,当年招生2581人,毕业生2293人。全县有幼儿园8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77所,民办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5517人,当年招生1727人,当年离园幼儿2592人。职业教育中心1所,在校学生744人,当年招生311人,毕业生221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教学班6个,初中教学班3个,在校学生113人(小学66人、初中47人)。全部中小学共有教职工2183人(小学1103人、初级中学230人、九年一贯制280人、完全中学570人),女教职工1039人,公办在职在编教职工1997人,临聘人员186人。其中:专任教师1938人。职业教育中心公办教职工71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特殊教育学校共有教职工18人,专任教师12人。幼儿园教职工625人(其中公办在编教职工287人,公办临聘194人,民办144人),专任教师361人。
全县有艺术表演法人单位1个,群众文化馆、文物管理所、档案馆、公共图书馆各1个,乡镇文化广播服务中心12个。
全县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9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9个(县级医院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所(室)133个,个体诊所33个。全县实有病床位数1706张,平均每千人口(按常住人口22.05万人计算)拥有床位7.73张。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2314人,有卫生技术人员1980人,平均每千人口(按常住人口22.05万人计算)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97人。基层卫生保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2024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76375人,按城乡驻地划分:城镇人口116545人,乡村人口159830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2.2%;按性别划分:男140857人,女135518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1.04;按民族划分:汉族171294人,少数民族人口105081人(彝族人口95423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38.0%(彝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34.5%)。
省反馈我县常住人口22.05万人,人口出生率7.23‰,人口死亡率8.59‰,人口自然增长率-1.36‰;城镇常住人口8.9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0.42%。
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5314元,比上年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972元,比上年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860元,比上年增长7.1%。
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8461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441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0.89万人。
2024年末,全县纳入城乡低保对象8862户,15844人。发放低保金6248.83万元,其中:城镇低保874户,1523人,发放低保金931.53万元。农村低保7988户,14321人,发放低保金5317.3万元。全县有各类养老机构16个,其中:乡镇敬老院11个,县级中心敬老院(福利院)1个,公建民营机构3个,民办养老机构1个。建成养老服务床位1380张,护理型床位999张。有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养老互助服务站)26个,村级老年活动室2个,组建老年协会17个。有特困供养人数1586人,发放供养金2105.4万元,其中:集中供养520人、分散供养1066人,集中供养率达32.79%。
十、资源、环境
全县国土面积4031.2平方公里。森林面积2680.3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6.49%。农田灌溉面积14.19千公顷;实际耕地灌溉面积11.08千公顷。全县有水库84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1)型22座,小(2)型60座,总库容量11147.62万平方米;塘坝数量892座;水窖71287座。城乡供水工程实际年供水量1095.61万立方米,其中:向城镇生活和服务业供水281.56万立方米;农村集中供水工程784.55万立方米;农村分散式供水工程实际年供水量29.5万平方米。自然保护区1个(昙华州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面积12.314平方公里;AAA级景区6个,AAAA级景区1个。全年降雨量700.6毫米,年平均气温17.7℃,年日照2267.2小时。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