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金碧镇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索 引 号:dyx032-/2022-1219003 公文目录:发展规划 发文机构:大姚县金碧镇 主 题 词: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22日 文  号: 标  题:金碧镇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新时代绘就新蓝图,新征程吹响新号角。未来五年,金碧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机遇叠加期、产业转型升级势能释放期、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拓展期,开启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劲。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州第十次党代会、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紧紧围绕县委“11233”发展目标及“12345”发展思路,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劲头,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镇农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5年(下同)达17.15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达22545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县下达的任务。发展基础更加夯实,交通运输、水资源保障、现代物流等体系更加完善。就业、教育、文化、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是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奋力开创“五个新局面”:

(一)聚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奋力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金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引进培育一批优质龙头企业,高标准打造一批特色林果、特色蔬菜、优质蚕桑示范基地,大力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丰富营销助农、消费惠农、金融扶农等措施,推动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围笼,助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壮大文旅康养产业,推动服务业提速升级。高水平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点,完善提升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养生养老等产业,打造多元旅游业态。建强产业集群,推动工业提档进位。充分发挥我镇地域优势,扎实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促进金融、物流、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着力挖掘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及商贸物流市场潜力,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建设,扶持、培育、壮大一批农村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推动服务业提速升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新兴产业,努力构建结构优化、功能完善、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体系。

(二)聚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脱贫成果。严格执行过渡期各项政策,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落实脱贫人口就业政策,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就业。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强化扶贫资产规范化管理。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工作,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保障粮食安全。建设高标准农田5500亩,确保粮食、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形成“一村一品”、集群成带的产业格局,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发展农村经济。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培育力度。大力实施“乡村工匠”等工程,积极培育高素质“新农人”。推广农机、农技、农资服务,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完善供销平台,加快构建以生产、供销、信用为主线的公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扎实推动流转土地集约规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厕所革命”为主抓手,推进“四美”乡村建设行动,谋划实施全域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大力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善治。

(三)聚力厚植生态优势,奋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环境质量主要指标领先,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坚决完成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加强“散乱污”企业整治,强化“三废”管控,确保城市空气质量优良。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突出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水质稳定达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实现水环境长治久清。抓好农业面源、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优先保护耕地和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抓好山水林田湖村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全面落实“林长制”,强化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加强自然资源执法监管,确保重要生态空间的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自然资源资产总量有增长。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发展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稳步提高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巩固挖掘林业生态优势,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出行等创建活动,大力建设节约型机关,积极创建节水型城镇。

(四)聚力深化改革创新,奋力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涉企服务便利化、政府治理数字化、政务监管标准化,着力破除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推动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有序。加强诚信政府建设,持续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健全企业落户、建设、发展全过程“一站式”服务机制,助推企业发展。强化开放协作。深化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实施精准招商行动,与企业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发展。主动参与融入“生态廊道”建设,加强与毗邻乡镇在经贸、交通、文旅、生态等方面的互联互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五)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奋力开创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民生建设投入力度。强化社会保障。谋划办好年度民生实事,推动各类社会保障应享尽享、应保尽保。加快推动社会工作服务站点覆盖,加大特殊群体的关爱救助力度,促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推广医养康养、社区居家等养老服务。繁荣社会事业。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完成镇村文体活动服务站点建设,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七街社区红色旅游文化基地建设。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抓好国防动员,深化双拥共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协调机制,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金碧。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统筹发展安全。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重大风险。严格管控政府债务,稳妥化解债务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守牢意识形态阵地。抓牢抓实安全生产,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及综合应急能力,坚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