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六苴镇“十四五”工作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及重点举措

索 引 号:dyx034-/2022-1219011 公文目录:发展规划 发文机构:大姚县六苴镇 主 题 词: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9日 文  号: 标  题:六苴镇“十四五”工作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及重点举措

六苴镇“十四五”工作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及重点举措

 

围绕州委1133战略和县委11233发展目标,经过反复研究、科学研判,确定我镇十四五时期目标规划为一核二带四镇1234发展思路。“一核”即以乡村振兴、六苴铜矿技改发展和独立工矿区提升改造为引擎核心二带以藏香猪养殖为特色的波西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示范带、以百合种植为特色的产业发展示范带;“三”即党建引领发展示范区、矿山原始风貌展示区、基层治理示范区,着力打造“产业六苴、生态六苴、和谐六苴”三张名片,重点实施“强党建产业、促转型、善治理、惠民生”五项举措,努力把六苴镇建设成为党建引领示范镇、矿山原始风貌特色镇、现代特色农业引领镇、基层治理模范镇,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六苴篇章

围绕这一发展思路我们将鼓足干劲,重点抓好以下6个方面工作

——鼓足干劲、奋战五年,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把跨越发展作为我镇经济工作和各项事业的纲,强化系统观念、链条思维,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一是加快工业提能转型。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坚持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基本要求,促进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和地矿和谐,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促进资源开发利用与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加快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始终把“产业兴旺”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抓手,全镇核桃稳定在13万亩左右,花椒稳定在3万亩左右;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产量稳定在5000吨以上,全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认真谋划烟叶生产工作,确保完成烟叶收购任务。推进土地入股、流转、托管、联耕联种,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继续扶持发展百合产业,百合种植稳定在3000亩左右,健全百合“专家工作站”,建立六苴百合种源库,积极申报百合地理标识认证。加大魔芋、柑橘种植扶持力度。三是实施“特”“优”山地牧业。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扶持标准化养殖场和规模养殖大户,大力发展藏香猪、云岭牛、生态黑山羊等特色养殖。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强壮大农业龙头企业5,发展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

——鼓足干劲、奋战五年,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项目是跨越发展的硬支撑,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硬任务、硬指标、硬抓手。一是继续补齐水电路短板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村组,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实施西六线、吴簸线提升改造、双河至永仁外普拉公路拓宽、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实现自然村道路硬化全覆盖。争取实施红光小(一)型水库建设、继续完善六苴河道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和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推进降低风险解决电网突出问题三年攻坚行动,保障用电安全;提升高速信息网络建设,争取到2025年,实现行政村5G信号全覆盖,自然村4G信号全覆盖。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探索开展交通、水利设施保险。二是打造矿山原始风貌特色镇按照“保护是前提,管理是手段,利用是目的”的原则,计划以点串片,围绕矿山历史文化元素,擦亮“滇中铜都”这个金字招牌,实施“一山、一厂、一园、一室、一广场、一酒店”建设,充分展示“滇中铜都”的矿山原始风貌。以168主题公园为中心,建设铜都酒店、铜文化广场、矿文化陈列室作为展示矿山原始风貌的核心区;以现有的矿山道路、矿工住房和采矿工作为基础,建设铜矿的采选和加工参观基地,矿洞体验基地,矿山观光基地以及影视采风和抖音、快手“网红”打卡基地,通过集中展示区和各基地的有效串联,打造矿山原始风貌特色镇。

——鼓足干劲、奋战五年,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州、县“十四五”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投资导向,举全镇之力实施“乡村振兴行动”,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抓好巩固、拓展、衔接,建立“一平台、三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建救助平台”“建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机制”“建扶志扶智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个专项行动”。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2023年所有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10万元以上。建立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机制,加强就业、产业后续扶持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工作。完善村集体资产管理和村集体经济运营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产长效运行和监督管理机制。坚持以“十小工程”为载体,持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二是实施乡村振兴。建立统一高效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州、县项目资金支持,确保资金投入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相匹配,推进产业、生态、扶志扶智、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扶贫政策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群众收入有机衔接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扎实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农村信贷支持,拓宽乡村振兴投入渠道。深化推进水利、林业草原等涉农领域和文化、教育、医疗、就业、殡葬、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改革。

——鼓足干劲、奋战五年,增进美好生活新福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细落实各项民生实事,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一是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等目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把农村社会救助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完善日常性帮扶措施。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健全退役军人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对象精准认定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继续推进农村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加大推行生态葬。二是强化教育卫生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全面落实思政课制度,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研判、决策机制,健全联防联控和重大疾病救助机制,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健康管理水平,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改进妇幼、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三是持续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拓展道德讲堂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宣讲活动,引导群众爱国爱家、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培育文明乡风;激活文化广场、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载体功能,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依托互联网、智慧物流等新兴业态,打造百合、核桃等农产品集散地,探索培育地方民族特色节日。

——鼓足干劲、奋战五年,绘就生态美丽新画卷。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必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严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发展。一是扛牢扛实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意识,自觉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强化河湖长制,认真做好水源地保护和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减量化,持续抓好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做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处置工作。二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按照规划有序开展各项建设,严格农房宅基地和建设审批管理,严肃查处违规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健全农房建设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3年内完成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加大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选择村庄建设基础好、有产业特点、文化特色、工作积极性高的村开展分类打造,形成示范带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风景好”向“底蕴深”提档升级。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补短板、强弱项、提水平,持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到2025年,基本普及无害化卫生厕所。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到2025年建立健全镇污水治理体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0%以上。三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改善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严厉打击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行为,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陡坡地治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矿区生态修复、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全镇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0%

——鼓足干劲、奋战五年,实现治理效能新提升。推进大姚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全力打造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高水平建设法治六苴、平安六苴。一是常态化开展法制建设。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加强村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村法治建设,组织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进”宣传教育活动。二是村规民约全面落地见效。持续深入开展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八大行动”,不断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推广积分制、红白理事会等做法,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推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是持续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统筹加强安全生产、治安防控、法治信访等工作,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和不稳定事件发生。坚持党管网络,压实主体责任,认真分析研判,掌握工作主动权。加强宗教管理,坚持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确保政治安全、宗教和睦、社会稳定。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