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新街镇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汇报

索 引 号:dyx036-/2022-0419002 公文目录:资金使用情况 发文机构:大姚县新街镇 主 题 词: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30日 文  号: 标  题:新街镇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新街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中央、省、州、县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思想认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街镇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深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过渡期内的有效衔接,有序实现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工作重点向乡村振兴目标转向,整合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振兴任务。一是认真贯彻落实脱贫攻坚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自年初以来,新街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和连续性,兜底救助类政策继续保持稳定,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持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构建救助平台专项行动,持续推进“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的推广使用。二是加强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重点监测“三类人员”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进一步健全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实行常态化贫情动态监测制度,每月开展一轮贫情动态监测,落实干部包保、细化帮扶措施,做到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及时预警、有效防范、及时化解。2019年以来,全镇共纳入“三类人员”107户335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31户99人、边缘易致贫户76户23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0人),通过帮扶,已全部消除风险。三是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扎实开展农村低保全面集中清理整顿和动态管理工作,截止3月发放农村低保719户1477人,发放低保金350.5万元。落实好优抚政策,走访慰问困难退伍军人,组织开展退伍军人座谈会。抓好残疾人关爱工作,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家庭,纳入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55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35人,发放两项补贴35.73万元。城乡居民“两项”保险政策全面落实,缴费工作正在快速推进。四是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和监督制度落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落实中央和省州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围绕“资产管理主体责任明确、资产运行科学规范”的要求,坚持投入与监管并重、效率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印发了《新街镇扶贫资产管理实施方案》、《新街镇2022年扶贫资产管理办法,分四个环节做好扶贫资产的清理、移交登记、确权、日常管理。全镇共清理扶贫资产364件,总投资1.43亿元,我镇按照实施方案已完成扶贫资产登记移交和后续工作,并明确了公益性资产管护主体,明确专人管护责任对于经营性资产明晰产权关系,同时将资产收益重点用于项目运行管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公益事业等。对于确权到农户的扶贫资产,依法维护其财产权利,由脱贫群众自主管理和运营。五是持续巩固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对村集体公共服务设施设备、场(土)地等集体资产,通过租赁、参股、联营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充分用好用活县扶持的2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盘活资产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镇9个村(社区)已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村集体经济达10万元以上的村有1个,到7万元以上3其余5个村全部达5万元以上六是扶志扶智双管齐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定期开展乡村振兴政策措施专题培训和“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精干力量到贫困村组开展巡回辅导和政策培训,并采取现场提问、互动交流、问题解读等方式,强化培训效果,统一思想认识。组织开展“党史学习”专题教育活动,并延伸至村组党员干部,坚持学习党史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挖掘具有新街特点脱贫先进典型、 帮扶先进典型、扶贫系统先进典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功案例,结合评选出的“乡贤”、“十大先锋”、“最美家庭”先进典型,弘扬良好家风家教,用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七是完成脱贫攻坚档案整理移交入馆。我镇已于9月23日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档案入馆工作,共移交档案977盒、3078件。八是持续推动易地搬迁安置户贷款回收工作。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我镇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充分调动镇村两级干部力量,截至目前已回收贷款116.5万元。

(二)紧盯目标任务,着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一是实施产业提升行动。巩固并发展以烤烟种植,生猪、黑山羊、肉牛养殖,外出务工为主的支柱产业,打牢群众增收基础。培植本土生猪养殖企业1个,养殖大户40户,黑山羊养殖大户25户,家禽养殖大户5户。利用林下资源发展滇重楼、红花、灯盏花、葛根、续断等20余类品种中药材1500亩,创建绿色基地1个、申报州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今年先后3次组织各村(社区)和相关职能站所到姚安、禄丰等地考察学习产业发展经验,发展稻田养鱼1000亩、制种玉米1000亩,积极探索“组团发展”模式,与龙街镇共同打造优质品牌大米,将86户家庭农场养殖户连接起来,形成内强外联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链长制发展模式,推广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提高抵抗风险能力。二是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整合资源成立新街镇劳务输出工作站,培养劳务经纪人1名。以镇社保中心为龙头、劳务输出工作站为纽带、村级咨询服务中心为基础,依托新型农民培训、农函大招生等资源,整合扶贫、农林牧、工会等培训资金,开展定向培训、销售培训、专业培训。同时,抓住大中型企业技术力量强、资金实力雄厚等优势,大力开展劳务培训工作,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基本实现了“培训一人、鉴定一人、持证一人、输出一人”的目的。对有劳动能力有技术的,鼓励企业、合作社带动100多名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另外利用公益性岗位,择优聘用“家有老弱病残、故土难离、不能出远门、不愿出远门”的贫困人口就业,聘用生态护林员42名、乡村公共服务岗78名,同时依托镇内永艳扫把厂等企业创建了扶贫车间,带动213名贫困人口就近就便到扶贫车间务工。据入户调查统计,目前全镇共有外出务工人员11445人,年劳务经济达3.8亿元以上。三是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投资690万元的碧么、团山、芦川3个村7个小组耕地占补平衡(提质改造)项目现已完工。投资610万元的新街完小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正加快推进,预计5月底前可完工。抢抓元宾、大攀2条高速建设过境并在碧么开口的历史性机遇,积极与国土部门汇报协调对2条高速公路沿线及碧么村国土空间利用进行规划设计充分挖掘发展潜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突出招大引强和产业招商,上半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5个,签约资金3亿元。目前,我镇2022年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人畜饮水“补短板”项目已完成招投标程序,总投资288.33万元,其中小古衙瓜子村被纳入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工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四是整治提升人居环境,着力建设美丽宜居家园。坚持从“厕所、垃圾、污水”入手、从最关键的问题突破、以局部治理带动综合整治。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对通往石羊古镇的姚石公路新街段开展卫生整治,采取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对公路周边的所堆放的200余吨杂物进行清理,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同时对公路进行网格划分,形成卫生保洁常态长效机制,对大姚旅游发展做出新街应有的努力。以红黄榜为载体,各村民小组通过“红榜”表扬脱贫光荣户、致富光荣户、乡贤等先进典型470人次,树立榜样;“黄榜”曝光故意隐瞒收入、争当低保户、不尽赡养义务等反面典型330人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根本上促进了民风民俗转变。五是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依托“两条生态廊道”建设契机,出资65万元由云南尺度景观有限公司对大姚西河绿色走廊和龙山沿线设计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在公路沿线建设垃圾桶摆放平台107个,摆放垃圾桶500只;建设垃圾焚烧房49座、垃圾池63个,保证农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率达100%。统筹人员力量,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检查督查。选聘112名保洁员和70名乡村公共服务岗人员负责对村庄主干道、重点路段、重点河道适时清淤保洁。将污水治理纳入全镇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河长制日常管理工作,组建工作专班,开展村内养殖污水重点整治40余户次,规划上报中心村污水处理项目28个。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全面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和镇党委换届工作。调整撤换5名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调整补充25名村“两委”成员,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下降2.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提升6.3%;通过“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提升人员素质,细化管理考核办法激发干事创业热情。镇党委班子实现30岁以下1名,1名“五类人员”被提拔为科级领导干部。二是抓党建促乡村治理。安装云视讯会议指挥调度系统10套,在重要路段、重要区域、人口密集场所安装视频监控37套,智能广播10套,广大党员带领群众移风易俗,改进生活方式,引导村民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是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挖掘、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打响“花灯艺术乡”名片,加大对1个宗教场所(石林寺)及6名教职人员、22个民间信仰点,785名信教群众的管控,防止宗教势力渗透蔓延。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镇全力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但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发展项目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我镇始终致力于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实现稳步脱贫、共同富裕,但产业扶贫依然是影响乡村振兴任务实现的关键短板。大多数项目处在产业链低端,容易受市场、天气等因素影响,存在运营难或亏损问题。大多数扶贫产业项目单一、竞争力小、抗风险能力弱,产业扶贫效果不牢固,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防致贫的作用有限,扶贫产业的持续性稳定性有待加强。

(二)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仍存在一定差距。经过多年努力,贫困村整体面貌有了质的飞跃,也导致贫与非贫的差距日益增大,矛盾逐渐显现。从基础设施上看,贫困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正在朝户户通方向推进;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进度参差不齐。从资金投向和政策上看,扶贫资金和政策导向都在朝贫困村倾斜,非贫困村得到支持的面相对较窄。

(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健全,乡村旅游发展困难。生态、农业、民族文化等资源条件聚合融入不够,本土文化遗产遗迹的传承保护力度不够。文化旅游总体规划不系统、不完善,招商引资难度大,项目资金投入不够,交通、公共服务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四)人才回引难度大。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现有人口中“懂农业、有文化、会经营”的土专家少,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较为困难,实施乡村振兴优秀人才紧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巩固精准成效、提升脱贫质量、健全长效机制方面取得更多突破,不断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向纵深开展。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在精准施策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抓好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加大行业部门资源整合力度,分类施策,精准对接,确保各项帮扶政策落地见效。进一步加快推进村组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优化政策举措,加大扶志、扶智、扶技“三扶”力度,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精神、素质、能力“三贫”问题。进一步强化政策兜底保障,做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切实解决因病、因灾、因学等致贫问题。二是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防返贫防致贫长效机制。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健全产业项目整镇推进长效机制,缩小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差距,着力提高扶贫产业和集体经济的发展质量。坚持“四不摘”,加快建立巩固机制、预警机制、保障机制建设,实现政策延续、未贫先防、防贫保障。按照“未贫先设防,骤贫即处置”的原则,设置预警界限,跟踪监测管理,抓好“防贫保”政策的落实,防止监测对象发生二次致贫返贫风险。三是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强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体制机制、政策保障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衔接,加大对贫困户较多的非贫困村支持力度,全面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防止非贫困村的“断崖效应”,形成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