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三岔河镇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划

索 引 号:dyx039-/2023-0223002 公文目录:发展规划 发文机构:大姚县三岔河镇 主 题 词: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23日 文  号: 标  题:三岔河镇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划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县委“11233”发展目标和镇党委“123456”发展思路,统筹发展和稳定两个大局,找准高质量发展路径,趁势而上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不断筑牢三岔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基础。

今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农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上年持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围绕上述指标,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不懈强治理,守牢安全稳定这一底线,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强化重大风险防控。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在税源配置、资金项目争取、沉淀资金盘活等方面精准发力,着力化解历史性债务。深入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安全风险。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不断提升补贴、保险等措施的政策效能,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持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扎实做好反恐和反邪教工作,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抓好“八五”普法和“六五”依法治县工作,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信访“三无”村镇创建工作,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健全村民自治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守住命案防控底线。构筑安全稳定防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巩固拓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成果,持续抓好道路交通、消防、森林防火、危险化学品、食品药品、建筑施工、防汛抗旱、地质灾害等领域安全工作,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健全监测预警指挥机制和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强化应急救援设施和应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二)凝心聚力突重点,紧扣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两条主线,不断积蓄发展后劲。

——兴产业,抓特色,提品质,推动产业集群强筋健骨坚定“管好三棵树、种好两片叶一朵花、养好一群畜”的产业发展思路,稳烟扩牛、栽菜种花,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精准突破文旅产业、培强壮大特色产业。挖掘传统产业新优势。集中优势资源培育重点产业链,依托现有林果产业,加大提质增效措施力度,持续推进一村一品示范产业样板创建,提升经济林果的品质和竞争力,延长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推进产业项目化管理,制定政策、项目、责任“三张清单”,充实完善重点产业项目储备库,扩大荃玛箐等3个绿色食品品牌产业基地辐射带动力度。打造文旅康养新胜地。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倾力打造荃玛箐核桃谷、孔仙桥温泉等旅游产业,突破旅游产业从无到有。擦亮“十里核桃谷”名片,打造孔仙桥温泉疗养中心品牌,力争旅游业发展实现大的突破。制定后疫情时代促消费稳增长措施,扶持发展网红经济、直播经济、电商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三岔河经济多元化发展。实现特色产业新布局。利用好现有产业和冷链物流资源,持续发展红花、贡菜产业,大力实施农业农村市场主体培增、合作社提质增效、家庭农场规范发展行动。实现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年增长20%以上。积极争取认证荃玛箐为有机核桃基地,继续做好特色作物“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工作,实现“一村一品”再突破。

——谋项目,强储备,扩投资,推动项目建设量质齐升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推动项目数量、建设质量、投资总量“三量齐升”。拓展项目谋划新思维。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完善格谷、白泥田、三岔河社区交通网络建设,增强州际、县际交通主干线对全镇经济社会辐射带动力。紧盯国家、省、州、县投资新导向,围绕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持续谋划争取一批预算内投资项目,形成覆盖全面、结构合理、梯次分明、质量优良的项目储备库。完善项目推进新机制。实行项目动态管理,健全站所协同、跨村协作、紧密高效的项目推进机制。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加大林地、土地报批力度,破解项目落地难题。实施精准招商,加大融资力度,探索政企共建等模式,解决建设资金缺口问题。发起项目建设新攻势。以县委县政府加大非贫困乡镇基础设施投入为契机,争取实施西冲至三岔河二级公路建设和天生桥、密林庄桥改造项目,打造西三公路三岔河段绿美公路。抓好30户以上村组公路硬化、农村人畜饮水巩固提升项目。争取以官房小集镇开发为重点,抓紧推进“三三”公路连接线建设、三岔河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以产业集群推动三岔河经济发展。

(三)承压奋进补短板,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人居环境三个突破,全力化解发展瓶颈。

——固成果、培特色、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新成果。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入推进“一平台三机制”,常态化抓好防贫返贫动态监测,全力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确保脱贫人口巩固率达100%。深入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强化技能培训,力争户均转移脱贫劳动力就业1人。落实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措施,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稳固9个村集体经济均超10万元,确保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支持政策,做好受灾群众、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救助,加快推进官房分布式光伏项目和肉牛养殖场建设项目。培育特色山地农业新亮点。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管制耕地用途,推广科技增粮措施,强化农业技术服务,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75万亩以上。上半年完成背阴地、达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年内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3000亩以上。落实8150亩烤烟种植面积,确保完成108万公斤收购任务。全力推动林果产业提质增效,推广云岭牛、黑山羊、生猪等畜牧规模化养殖,大力培育肉牛养殖大户,积极鼓励散养,年内实现规模和数量新突破。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新标杆。加快村庄规划编制,以县级打造三岔河社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和荞苴外一、外二民族团结示范村为依托,深入推进“五大革命”,创建镇级示范村9个、清洁村庄9个,推动全镇绿美乡村建设。强化农村人才支撑,培育乡村工匠、乡土人才。推进移风易俗,治理高价彩礼等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重保护、强治理,为生态建设提供新保障。践行“两山”理念,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加快实施渔泡江河道生态治理、辖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渔泡江干流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实行最严分区管控,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实现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清零”,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夯基底、提质量,为人居环境提升带来新转变。树立系统观念,推行重点突破和综合整治、示范带动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的提升整治模式。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合理规划布局农村卫生公厕,年内农村户厕改造率达到100%,全面消除农村旱厕。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治污,优化村庄污水治理网格规划,以点带面健全村组污水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鼓励各村充分发动群众,合理调度村组集体资金开展污水管网、氧化塘(池)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更新集镇垃圾亭、垃圾桶,进一步提升集镇及集镇周边垃圾转运能力,推动村组生活垃圾房全覆盖。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全面清理“五堆十乱”、卫生死角,加大空心房、残垣断壁、危废建筑整治力度。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实现绿美村庄建设全覆盖。持续开展美丽庭院、环境卫生红黑榜评选等活动,提高村民维护村庄环境卫生意识。

(四)强化措施抓落实,统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社会事业、自身建设四项重点,推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发展新活力。激发重点领域改革新活力,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提炼经济强村试点经验,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盘活农村现有资源资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一流的服务,全力打造亲商重商、便民利企的营商环境。落实强化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质效提升行动方案,加大投诉举报受理督办力度,提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办理质量,全力建设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全方位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广“一部手机办事通”安装使用。统筹推进文化、教育、生态、卫生、医疗、殡葬等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就业促进、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农村、统计、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改革。

——扩大开放合作,抓实双招双引,激发发展新动能。主动融入市场,开创优势互补、协同联动、融合融通的区域发展新局面。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加强与镇域合作,利用区位优势,加快集镇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创建核桃、花椒、板栗创新联合体,引进外商进驻交易中心,打造新的片区产业集群。提升招商引资新成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现有产业项目,引进一批优秀企业投资建设,拉动区域经济发展。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后续服务工作,专班推进,加快推进孔仙桥温泉疗养中心开发项目。依托人才回引、干部大返乡规划家乡活动,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三岔河发展献计献策。

——推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实现社会事业新提升。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于民生的支出只增不减,为群众办实事只增不减,让人民群众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拓宽居民就业增收新渠道。坚持就业优先,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推进各类群体多渠道就业。优化高校毕业生人才引进和回乡就业创业政策,挖掘就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创业。积极向上争取公益性岗位安置,优先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回应人民满意教育新期盼。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高保教质量,落实保教活动全镇统一的目标,全面推行学生周末及寒暑假监管工作,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探索和改进办学方法,实现全镇教学质量提质晋位。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新水平。坚持人民健康优先,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流调和物资储备。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确保达到“应接尽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新阵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挖掘民族文化,办好民族节日。适应群众社会保障新需求。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认真做好民政救济工作,继续落实低保、农村特困户救助及五保户供养政策,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基本解决确属重灾致贫、特殊困难户的生存发展问题。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保障受灾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抓实自身建设,守初心担使命,树牢勤廉新形象始终坚持“三个务必”,站在高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以法治政府建设为统领,忠诚履职,锐意进取,加压奋进。坚持高度自觉的政治引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绝对忠诚,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州、县委和镇党委决策部署。强化政策落实的责任担当。坚持为民初心,全力推进利民惠民政策落实。把握全局、突出重点,高效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秉持依法履职的执政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法治之“重”,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带头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凸显法治之“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自觉接受镇人大依法监督、政协小组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高质量办理议案建议。夯实法治之“基”,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弘扬为民清廉的优良作风。坚持人民至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切回应群众期盼,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总体要求,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严控“三公”经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政府紧日子换取群众好日子。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