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农业农村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索 引 号:zsthjjdyfj-/2022-0805106 公文目录:生态环境信息-备份 发文机构:大姚县政府办 主 题 词: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19日 文  号: 标  题:农业农村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员力量不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监测工作量成本增加,人员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大姚县环境监测站成立于1990年,成立时编制为7人,1994年机构改革时调整编制为4人,2017年增编为10人。目前在编人数为8人,其中有2人专门从事扶贫工作,有1人负责局办公室工作,实际在岗人员为5人(其中1人兼职局财务工作)。监测站需要承担6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监测(每月监测1次,每次监测26个项目),3个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每个季度监测1次,每次监测64项),县城104个点位的区域环境噪声以及功能区噪声监测,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25个国家、省、州、县重点排污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1个乡镇的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含地表水、饮用水、环境空气、土壤以及污水处理厂)以及日常监管过程中涉及到的信访监测。大姚县辖区面积大,纳入监管企业多,且又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监测站除按国家、省、州生态环境监测方案的要求完成日常环境监测工作以外,还要承担国家、省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现有监测人员与繁重的监测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二是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环境监测站由于部分新进人员所学专业和环境监测差别较大,工作缺乏经验,暂时难以独立胜任工作,现有人员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低,缺乏技术拔尖人才,使得单位整体业务水平提升艰难。大姚县环境监测站在编的8人中,本科2人,专科6人。中职2人,初职5人,中级工1人。所学专业化学类的2人,资源环境管理1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与管理1人,农林经济管理2人,农村能源与环境技术1人。现有人员中有1人2016年9月选调进入环境监测站,2018年开始从事环境监测工作;有2人2017年9月选调进入环境监测站,至今未从事环境监测工作;有2人2019年5月因机构改革从县农业局分流合并入大姚县环境监测站,均未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在编人员中很大一部分人缺乏环境监测工作经验,对专业知识缺乏理解,单位整体业务水平难以提升。

三是专业技术设备缺乏。大姚县环境监测站现有在用仪器设备110台(套),其中主要计量仪器设备55台(套),辅助仪器设备55台(套)。停用及报废设备35台(套),2000年以前购置的设备45台(套),2010年以前购置的仪器74台(套),大型仪器有原子荧光光度计1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台。在用设备中大部分仪器设备使用年限较长,设备老化现象较为突出,很多设备均是带“病”工作,超期服役。实验室仅配备了一些常规的分析仪器,大型仪器较少,很多项目还依靠手工操作,既消耗人力又费时,工作效率无法提高。

四是监测经费不足。大姚县环境监测站财务经费不独立,由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大姚分局统一管理。监测站仪器设备以及实验室耗材的购置需提出申请由局里面批准后购置,每年约10-15万元,具体使用资金根据各年需求确定。

五是监测业务用房不足。根据《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西部地区三级站实验室用房不低于1000平方米,大姚县环境监测站现有业务用房约为600平方米,其中用于检测的实验室面积约为570平方米,办公用房约为30平方米,实验用房均由原来的办公室改造而成,面积小,通风效果不好,其功能难以满足目前的业务要求。

建议与对策

一是整合资源。目前,对农村开展监测的有环保、质监、农业等部门,监测数据纷繁,监测的形式基本还是以部门工作为出发点,独立地开展监测活动,其监测成果、信息发布等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同时,在系统外还有各类环境监测机构.因此,应统筹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监测站具有较系统的人员及监测技术、方法、管理、设备的优点,进一步加强对监测系统的管理,不断整合各监测站的资源,充实监测力量,逐步搭建起农村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将多部门、机构的农村环境监测工作进行整合,同时建立片区中心实验室,将交通方便的邻近县的环境监测站进行整合,资金、人员和仪器设备均集中使用,强化尖端分析设备的配置,人员分工明细,培养领域技术人才,使得监测层面延伸,力度加强,整体业务水平得到提升。

二是理顺环境监测的机制和体制。环境监测不仅服务于政府,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是服务社会,不应将各环境监测机构都定位为政府职能,如果将环境监测笼统简单地定位为政府职能,既影响了环境监测体系本身的完善,又影响了环境监测社会服务功能、预警功能的发挥.应通过加强环境监测系统管理等手段,进一步规范环境监测条、块结合的管理方式,建立一套既符合我国环境管理要求又能够充分发挥各级监测站职责与功能的管理机制,逐步实现环境监测由业务指导向业务领导的转变,推动环境监测体系的创新。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现在是农村环境保护发展的关键阶段,人才是事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农村环境保护人才也是推动农村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农村环境保护管理与监测在人员的技术水平、数量方面还难以满足农村环境保护管理的基本要求。为适应先进的环境管理、监测体系的要求,应重视对农村环境保护管理与监测人才的培养,在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培训中层技术人员,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形成一支数量充足、技术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确保农村环境保护、监测事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