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正文

大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姚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64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dyx013-/2022-0115011 公开范围:公开 发布机构:大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主 题 词: 生效日期: 文  号: 标  题:大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姚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64号提案的答复 生效日期:

王家艳委员:

您好!你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姚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关于进一步强化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的提案》(第64号),已交我局办理。我局高度重视提案的办理工作,召开会议认真研究,现就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县城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情况

(一)保障性住房情况
   自2008年至2015年,全县共建保障性住房4695套,其中位于县城由我中心直接管理的公共租赁住房共5个小区3647套:龙祥路(184套)、金福苑(72套)、金碧家园(1179套)、金麓苑(858套)、金康园(1354套);各乡镇、教育、卫生、水务及政企共建公共租赁住房1048套;截止,2020年12月31日,我中心直接管理的5个小区共居住廉租房659套,公租房2513套,棚户区改造安置户109户,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公租房回购200套,先租后售累计出售166套。

(二)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门工作开展情况

1.严格执行政策,确保保障性住房政策公开透明运行。根据《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云南省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大政发[2012]89号及《大姚县保障性住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调整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条件的通知》要求,中心对受理申请的对象按照程序报送公安、住建、不动产、民政、医保、社保、交警、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家部门联合审核,及时将审核符合对象在大姚公众信息网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抽签方式确定分配楼层和房号,邀请县纪检监察、司法公正等部门参加抽签时的现场监督及公证,分配结束按政策签订保障性住房租赁合同及办理相关入住手续。对审核符合条件未享受配租的申请家庭,我中心严格按照《意见》要求,依照申请登记和审核符合条件的时间先后顺序确定轮候。

2.适时动态调整,确保保障性住房发挥民生保障作用。保障性住房是保障城镇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特殊住房困难群体的民生工程。为认真落实政策,严格合同管理,我中心适时动态调整,组织复审、年审,对不符合居住的及时腾退,符合变更的及时变更。

3.按时催收租金,确保保障性住房租金收缴入库。按照保障对象入住时间,我中心严格合同管理,合同到期2个月内,分批次电话提醒告知保障对象按时缴纳租金;对逾期未缴纳租金的发告知函催收,建立保障对象租金缴纳诚信数据,确保租金足额缴纳。

4.积极争取落实住房租赁补贴政策,确保国家惠民资金惠及城镇住房困难群体。保障性住房保障方式包括实物配租和住房补贴两种方式,我中心结合保障性住房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通过住房补贴的方式,弥补保障性住房紧缺,城镇住房困难群体实物配租不足的短板。住房补贴资金依法依规、及时足额发放到符合保证对象手中,确保国家惠民资金发挥保障作用。

5.全力落实公共租赁住房资产处置方案,“先租后售”工作有序推进。根据《大姚县政府投资公共租赁住房资产盘活处置方案》的要求,我中心已将406套公共租赁住房调整为棚户区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重大项目的安置用房。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中心严格按政策、按程序、按要求出售了166套保障性住房。

6.加强小区公共部分维修与日常管理,确保保障性住房功能齐备,环境宜居。保障性住房居住人口较多,人群特殊,对日常管理的问题较普通小区更为困难,作为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门,除了加大对小区水、电、路、公共停车位、消防通道、及绿化等公共部位的维修管理外,更加注重联合社区、物管、警务等单位加强对小区安全、文明及残疾人、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的关心关爱,确保保障对象安心居住。

二、我县保障性住房运营管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经过近几年城市发展,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进城务工、个体工商户成倍增长,导致保障性住房申请对象逐年递增、一房难求。

(一)没有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不动产、公安、民政、住建、市场监督、医保、社保、车管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对受保对象及申请对象的信息收集和验证工作难度较大。

(二)没有形成客观、科学的动态管理机制。在居民收入可变性大的情况下,动态管理工作难以及时有效跟进,给保障性住房退出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三)管理力量不足。我县保障性住房管理职能主要是由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承担,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已成为政府的一项长期职能,对管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管理力量明显不足。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核定编制6人,实有人数6人,管理1万多人的保障性住房对象,确实感到力不从心。

(四)住房保障对象收入审核手段单一。由于个人收入形式的多样性、动态化,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对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难以核实。

(五)保障性住房日常维护及管理难。一是基础配套设施和水、电(线)路等材料逐渐老化,维护成本增加。二是公共租赁住房未计列专项维修基金,日常管理维护经费紧缺。三是对易地扶贫搬迁住户物业管理费及租金收取难的问题还未形成长效制约机制,特别是三人户及三人户以下住户物业管理收费及部分租金收费工作更加困难,产权虽然明晰,但物业管理收费及租金收费为“零”,致使住保中心工作压力加大,小区管理存在不稳定因素。

(六)退出执行难。对享受保障性住房的家庭,在日后不具备享受保障性住房条件时如何退出保障性住房,住保中心执行难度较大,导致存在退出难的问题。

三、我县保障性住房管理拟采取的措施和努力方向

(一)完善政策措施。做好供需分析,认真对历年来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建设管理、配租配售、使用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问题、归纳经验,对现有的住房保障政策、文件进行修订,使我县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同时,要尽快建立住房保障诚信档案,完善失信惩戒制度。

(二)加强部门协作。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不动产、公安、民政、住建、市场监督、医保、社保、车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与保障性住房申报有关的家庭收入、经商办企业、车辆和房产登记、医保社保等信息可查询、可公示的目标。方便住房保障部门和相关监管部门进行信息比对,方便公民及全社会监督保障性住房分配和管理的合规性、真实性、有效性,既大大降低准入和退出的管理成本,又最低限度的减少保障性住房准入资格认定的纰漏。

(三)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在改善保障性住房小区环境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社会资本效益,完善物业管理长效机制,营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二是在提升保障性住房小区管理上下功夫。促进小区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小区管理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水平。三是在强化保障性住房小区服务上下功夫。完善一口式、一站式保障性住房申请、租金缴纳等服务平台建设。四是在丰富保障性住房小区文化上下功夫。大力开展文明新风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科学、法制、健康等知识普及,倡导移风易俗,培育小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

(四) 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环卫绿化等公共设施建设。目前,县人民政府已采取特许经营权出让方式引进大姚嘉城公司的社会资本3000余万元,加强对基础配套设施的推进,真正确保住房保障政策的全面、有效落实。

(五) 扩大宣传强化监督。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县住保中心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公共媒体对住房保障的政策规定和措施办法和各级政府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及经验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促使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更多了解实际情况,理解掌握相关的政策规定,及时解开疑虑、消除误解,积极支持和参与建设、管理及监督的相关工作,促进住房保障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系统建设。为规范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央、省、州都明确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系统,并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要求各级按照时间抓紧建设。我县目前正在清理房源和保障对象,在年底前该系统能成功上线运行。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今后能继续给我局提出更多的宝贵建议和意见,以促进我们更好地开展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大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1年6月27日


上一条:大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姚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66号提案的答复
下一条:大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姚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69号提案的答复